今年大葱价格暴涨,有人视大葱为奇货,囤积大葱,大葱可囤,因为大葱只不过是一种商品,但论到囤积高手非吕不韦莫属,因为吕不韦囤积的是君王。

秦国在战国期初也并非无敌于天下,得到巴蜀之地后,取其财,用其兵,加之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国富兵强,开始蔑视关东诸侯。但为了对付关东各国的合纵之策,秦国实行连横之策,各个击破,远交近攻,蚕食诸侯,为了政治需要有时也会派人质到关东各国去,人质往往是皇帝的儿子或者太子的儿子,当然,是不太受宠爱的儿子们。

历史上的嫪毐什么下场(他死后赵姬经历了什么)(1)

绝好善舞

秦国就向赵国派了这么一个人质,这个人质名叫异人,虽是秦国太子的儿子,却并不受宠爱。秦国,赵国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子异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在赵国经商的大富商吕不韦发现了异人,认为异人不同寻常,是个可以经营的奇货,于是结交异人,提供金钱,尤其重要的是顺势将自己的爱姬赵姬献给了异人,司马迁《史记》评价赵姬:“绝好善舞。”司马光《资治通鉴》评价赵姬:“绝美。”另有一说,赵姬被献给吕不韦时已有身孕,后来生下的孩子就是秦王嬴政,即后来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历史上的嫪毐什么下场(他死后赵姬经历了什么)(2)

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吕不韦精明设计让异人回国并当了国君,自己则由商人华丽转身成为秦国的相国,被尊称为仲父,独掌秦国权柄。赵姬已经成为秦国太后,但旧情未灭,仍旧和吕不韦私通,吕不韦恐惧,就进献嫪毐代替自己,《史记》记载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就是说太后很喜欢嫪毐,以至于到后来还和他生了两个孩子,嫪毐本人也越来越嚣张,终于被人告发,被秦王“车裂以徇,灭其宗”。可见秦王对其恨之深,那么对赵姬是如何处理的呢?

历史上的嫪毐什么下场(他死后赵姬经历了什么)(3)

车裂以徇,灭其宗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记载:‘’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就是说,在九月的时候,杀了嫪毐父族、母族、妻族共三族,杀掉太后和嫪毐所生的两个孩子,于是把太后迁徙到雍这个地方。

历史上的嫪毐什么下场(他死后赵姬经历了什么)(4)

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

《说苑·正谏》记载:“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从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这个记载更详细一点,大致意思是秦王用残酷的手段杀死了嫪毐,安置赵姬到萯阳宫。这样的做法到底好不好呢?封建时代特别重视讲伦理纲,流放,报复自己的母亲肯定是不好的。于是,秦王就事先说:“敢拿太后的事来进谏的,我一定会杀了他!”可是进谏的人连续不断,秦王用酷刑杀了他们,共计27人,可见这件事在当时影响之大,同时也说明秦王流放母亲在伦理上有亏,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前赴后继来进谏的人。

历史上的嫪毐什么下场(他死后赵姬经历了什么)(5)

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

作为当事人的赵姬,在嫪毐死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第一、永失我爱——失去心爱男人的悲痛。赵姬本为赵国色艺双全的绝色美女,在乱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不错,富商吕不韦就为他提供了这种庇护之所,成为吕不韦的爱姬,受到宠爱,生儿育女,平安的度过一生,这也许就是乱世赵姬的心愿。但是,所谓乱世就是不能按照正常的思维来思考的时代,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吕不韦为了谋国,将赵姬像礼物一样献给了秦国公子异人,如果如传说中言,赵姬当时已经怀孕,那吕不韦的薄情就十分的可恨了。从赵姬成为太后之后屡屡与吕不韦幽会可以看出赵姬还是不忘旧情,但政治再一次疏远了他们。

历史上的嫪毐什么下场(他死后赵姬经历了什么)(6)

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吕不韦出于自身考虑推荐了嫪毐代替自己,可以推测出嫪毐为人能言善辩,否则不可能成为吕不韦的门客。政治上也不弱,否则后来不会发展成可以与吕不韦抗衡的嫪毐一党。《史记》记载太后对嫪毐“绝爱之”,就是非常非常喜欢,他们两个生了两个孩子就是明证,并且两人密谋“王即薨,以子为后”,也就是说秦王嬴政一旦死掉,就让他们的孩子当秦王,由此可见赵姬对嫪毐用情之深。毕竟此前,爱与不爱,赵姬都是没有自主权的,她只能像礼物一样被人送来送去,只能像工具一样在政治中起到某种作用。和嫪毐一起,是她真正能自主的选择,是她真正跟着感觉走的选择。人们往往津津乐道赵姬的风流韵事,殊不知,嫪毐之死在赵姬心中可能是永失我爱的痛彻心扉。

历史上的嫪毐什么下场(他死后赵姬经历了什么)(7)

绝爱之

第二、焦茅进谏——决定赵姬生死的时刻。《史记》载:“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後於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秦王怒气勃勃,不允许群臣拿赵姬的事情来进谏,一连杀了进谏的27人,这27人估计是那种犯颜直谏的类型,上来就说秦王如何不对不对,就是所谓的“逆龙鳞”,结果全部被杀。焦茅的高明之初就在于处处站在秦王的角度来进谏,从统一天下的角度切入,指出在秦国统一天下之时,秦王这样对待母亲对统一天下是不利的,诸侯由这个事由可能会背叛秦国。从大义上来打动对方,结果就是秦王把赵姬从雍接回咸阳,和好如初。

历史上的嫪毐什么下场(他死后赵姬经历了什么)(8)

相濡以沫的记忆

但据此也不能说完全是利益打动了嬴政,毕竟从感情上说,这对母子也不能说一点感情都没有,须知嬴政出生于赵国,其时秦国,赵国战争频繁,身为人质异人的妻子,儿子,赵姬和嬴政的日子并不好过,有时被仇视秦国的赵国人敌视,常常有性命之忧。可以推测,在那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母子相依为命,相濡以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焦茅的进谏固然是晓之以理,岂知嬴政不会动之以情?情自心发,茅焦动之以理,嬴政最终迎回母亲,和好如初。但焦茅的进谏无疑是决定了赵姬的生死,赵姬回咸阳后劝说秦王对他进行了赏赐就是明证。

历史上的嫪毐什么下场(他死后赵姬经历了什么)(9)

秦方以天下为事

第三、如露亦如电的人生幻灭—大起大伏的人生悲喜剧。赵国的歌女而富豪爱姬,由富豪爱姬而人质妻子,由人质妻子而秦国王后,由秦国王后而秦国太后,由秦国太后而为儿子嬴政的阶下囚。虽然佛教在东汉时才传入中国,但我想赵姬肯定感受到了《金刚经》中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梦幻泡影般的人生幻灭。

吕不韦被迁蜀,随即被赐死,赵姬在幻灭中那最初的少年爱恋的回忆也染上了绯红的血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