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至今没有办法解读出《山海经》,就是因为研究者缺少一副准确的山海经地图。没有地图的推测,和没有地图参考的结果完全是两种概念。你都不知道《山海经》里面山与河流所对应的位置在哪里,你怎么确定当时黄帝一族和炎帝一族所发生的事情?

细讲山海经(如果你看不懂山海经)(1)

山海经图书

《山海经》描写的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是有规律的。北次二经的山我们很容易就能在地图上找到其对应的山和位置,那就是管涔山和敦题山。因为管涔山靠近河水,敦题山靠近北海,管涔山到敦题山的距离是五千六百九十里。这座山系描写的地域,非常像今天的三门峡位置的黄河到俄罗斯的贝尔加湖的距离。

前面算过《山海经》的一步是0.8米,一里是500步,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一里是400米。我在百度百科找了每一段时期的一里等于多少米的对比,上面写着商周的推算的一里是406.8米,秦汉的一里约等于415.8米。这里的一里等于400米接近商周的里程,肯定不是秦汉的一里约等于415.8米。

细讲山海经(如果你看不懂山海经)(2)

古代一里长度的对比

如果按照《山海经》的每里是400米计算的话,五千里百九十里则是2276千米。我们从黄河测量到贝尔加湖,长度是1900公里到2300公里之间,不过因为贝尔加湖是狭长的,而且《山海经》作者测量的碰巧的是从管涔之山和敦题山,贝尔加湖东北角的山最符合敦题山,测量距离刚好是2276千米左右,这座山就是俄罗斯的贝尔加湖旁边的巴尔古津山。

细讲山海经(如果你看不懂山海经)(3)

从黄河到贝尔加湖的距离

碰巧的是几千年汾水的名字一直没有改变,直到现在我们把汾水的名字叫做汾河,汾河的从古至今流向依然是从东北流向西南,最后流入黄河。管涔山就是今天山西的中条山,汾河刚好从中条山的旁边流过。

贝尔加湖自古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中国的领地,著名的苏武牧羊的北海就是贝尔加湖。只不过后来因为北海离中国的距离较远,加上各个朝代的政权交替,所以北海渐渐摆脱了我国的管辖。虽然因为朝代的变化,河流会产生改道,但是山是不能移动的。

北次二经的管涔山到敦题山直线距离是2276千米,从这里可以确定一件事,《山海经》的作者不是走路过去的。因为如果只靠人走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形,所以测出的距离不会像作者描述得难那么准确的里程,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山海经》的作者是乘坐飞行器进行测量的每座山之间的距离,然后去考擦每一座山。

一个北次二经就从今天的黄河到了贝尔加湖这么长的,而我国现在的从内蒙古边界到广西省的最南端的直线距离也是两千三百公里左右的位置,而《山海经》描写了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和中山经五大山经。

细讲山海经(如果你看不懂山海经)(4)

从内蒙古边境到广西南部海岸的距离

由此可以推测,当时中国的领土比现在要大,甚至要大得多。 所以可以确定,《山海经》里很多地方的山虽然是中文命名的,很可能不是我国境内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