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了《北京的春节》,感受老舍文字的京韵魅力,特仿写一篇家乡春节的独特年味儿
- 我是【马老师的教育空间】,点击【关注】,交流更多教育的话题
我的春节∣姜鑫露
火红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年味日渐浓郁,一切都被喜庆环绕着。而到了除夕,这热闹被推上了高潮。
除夕忙碌是不消说的,父母长辈都忙着做年菜,我并不精于此,便主动担任了端菜一职,这是个饱眼福的活儿。红烧肉色泽鲜亮,实在诱人;清蒸鱼卖相极好,惹人直咽口水;炒青菜翠如翡玉,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待家人落座,互道几句吉祥话,团圆饭便开始了。果真不出我所料,味道极佳,一番味觉上的极致享受。与此同时,每个人的眼里也都笑意盈盈,一切都洋溢着确幸。
团圆饭过后就是祭祖祭神,这可是咱家头等的大事。听奶奶说,这也寄望着对美好的祈求。既是大事,规矩、讲究自然不可少。先是贡品,不论是祭祖还是祭神,贡品一定要是单数,三样或五样;再是上香,这是有些不同的,祭祖的香要是双数,而祭神却是单数,这大概是大人平时提过的“三神四鬼”的说法吧;最后是祭祖专属环节,烧些纸钱,大多是经奶奶巧手折好的元宝样。
八点整春晚准时开播。开场舞喜庆热闹,活力满满,将氛围推上了一个小高潮。小品、相声幽默诙谐,笑声连连。结尾曲则是经典常驻歌曲《难忘今宵》。
12点钟声响起,热闹却丝毫不减。烟花依旧绚烂,炮竹依旧热烈。或许是被窗外的热闹所感染,我也动了心,跑下楼去。宽阔的平台上人不少,火光四现,花样百出。我点的是烟花中最常见的一种——仙女棒。仙女棒外形瘦瘦高高,一点燃,不待几秒,许多火星便跳跃着向前奔去,热烈而张扬,好像在以这种方式,宣示着对新年的喜悦。还有许多新奇玩意儿,都让这个除夕夜更加灿烂热闹,更加绚丽多彩。
正月初一,处处透着勤快,不过六、七点钟就开始忙碌了。房子年前便打扫过了,干净整洁。早餐是汤圆,汤圆个数全是双数,寓意圆融美好。一个个小汤圆玲珑袖珍,胖乎乎的,挤挤挨挨在一起,煞是可爱。咬上一口,软软糯糯,甜到心里。长辈们发的红包昨夜已收到,厚厚实实,装的满是疼爱。而关于收红包还有一个小小的规矩,就是必须双手接过,这是尊重和教养的体现。拜年不必多说,每家给的年货果子都是不同的花样,大人拉家常,孩子嬉戏玩闹,走时还必要喝一碗枣茶,暖到心里。
正月十四便开学了,所以元宵节在上学的孩子们眼里似乎算不上热闹,放学回家给大人凑把手,挂个灯笼,吃碗元宵便算是过了,而虎年的新生活却正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