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2μm (B)2mm (C)2cm (D)2dm

2.小宇同学测量物理课本宽度的四次结果如下,其中有一次是记录错误,这一次是( )。

(A)17.31cm (B)17.32cm (C)17.59cm (D)17.30cm

3.小宇同学周末到超市买了一件38号的衬衫,该号码表示衬衫衣领的周长是38( )。

(A)m (B)dm (C)cm (D)mm

4.在测量需安装玻璃的尺寸和测量一个人的身高时,应选取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A)1dm 1cm (B)1mm 1cm (C)1cm 1mm (D)1mm 1dm

5.你手中正在书写的水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15μm (B)15mm (C)15cm (D)15dm

6.一个皮尺,用力拉伸后去测量课桌的长度,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7.如图1所示为小慧同学在校运会400m项目上夺冠时计时员手中秒表的示数情况,则小慧400m的夺冠成绩为________________s。

长度与时间测量公式(1.0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

图 1

8.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一节课40min=_______________s;(2)手掌的宽度9.5cm=_______________km。

9.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小宇同学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他测量五次的结果如下:18.67cm、18.68cm、18.65cm、18.92cm、18.68cm。小慧和小凡看到小宇的测量数据后认为,18.92cm这个数据由于偏差过大,属于不合理的数据。但小慧认为可以对这个数据加以修改,而小凡则认为应删除这个数据。你认为小慧和小凡的做法谁是正确的?答:_____________。正确处理后,小宇所测量的物理课本的宽度是_______________。

10.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如图2),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读数,他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甲"、"乙"、"丙")。按正确方法读数时,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

长度与时间测量公式(1.0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

图2

1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2.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 )

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 B.刻度尺放得不正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刻度尺热胀冷缩

13.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 ( )

A.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 B.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C.测量值没有误差 D.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长度与时间测量公式(1.0长度与时间的测量)(3)

1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_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________mm。

长度与时间测量公式(1.0长度与时间的测量)(4)

长度与时间测量公式(1.0长度与时间的测量)(5)

18.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_cm;乙______cm;丙______cm.

长度与时间测量公式(1.0长度与时间的测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