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中航工业华燕公司表面处理QC小组开展技术、生产、质量三结合,通过探索新的工艺方法,攻克了某线圈骨架零件喷漆表面绝缘电阻超差的技术难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打造了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团结拼搏的优秀团队,被评为陕航局2014~2015年度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oqc品质管控方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oqc品质管控方案(华燕公司表面处理QC小组)

oqc品质管控方案

中国航空报讯:中航工业华燕公司表面处理QC小组开展技术、生产、质量三结合,通过探索新的工艺方法,攻克了某线圈骨架零件喷漆表面绝缘电阻超差的技术难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打造了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团结拼搏的优秀团队,被评为陕航局2014~2015年度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线圈骨架是某力反馈陀螺浮子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用途,该零件对喷漆表面的绝缘电阻值有较高的要求。而在过去,说起线圈骨架的喷漆表面绝缘电阻超差问题,所有人都说“谁干谁头疼”,“这个零件是返修出来的”,似乎这就是个过不去的“火焰山”。在问题解决之前,每批大约有50%~60%以上的零件在喷、涂绝缘漆后出现绝缘电阻值不合格,需做返工处理,将喷过绝缘漆的零件打磨后再重新喷漆、涂漆,反复好几遍,不但拖延了零件交付周期,还增加了成本,费工费力,成为影响交付的“老大难”。

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借助QC小组活动的开展,华燕公司成立了由工艺员徐红岩担任组长,工艺员张建顿、喷漆工屈凯飞、丁宝庆、电镀技师李卫东、检验员周汉平为成员的表面处理QC小组,技术、生产、质量三结合,齐心协力打响了攻坚战,并定下了将某线圈骨架喷漆后返工率降低到10%以内的目标。

原有的工艺方法不能满足生产,能不能跳出原来的工艺思路,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呢?大家很快在工艺创新这条路上形成共识并付诸实践。表面处理工艺员张建顿一直跟在现场了解情况,他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发现,不合格的线圈骨架往往存在环槽根部不绝缘或根部严重堆漆的现象。他判断由于线圈骨架为铜材料,在车削时由于材料较软,不易清根,就在环槽根部留下了少许杂质,而这些杂质的存留就是造成喷漆表面绝缘电阻超差问题产生的原因。

徐红岩带领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经过分析讨论,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对线圈骨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一一列举在因果图上。对因果图9条末端因素进行了分析,制订要因确认计划表,并逐项确定了零件根部存在微小杂质及一次涂漆量过多容易堆漆这两条主要因素。

为解决问题,大家先后试验了多种方法,首先考虑用化学方法,但因零件公差尺寸要求严,腐蚀造成超差的风险太大而被迫放弃。后来大家又把注意力放在了物理方法上,喷漆工屈凯飞和丁宝庆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主动投入新方法的实践中。零件喷涂漆操作前,用放大镜观察根部,并用软毛刷逐个清理根部,将细小杂质去除,对不能手工清除的杂质由检验员及时反馈机加车间处理并加严控制;涂漆时将漆料调稀,采用毛笔少量多次蘸取漆料涂刷根部,使零件更好达到绝缘,再进行喷漆。试验的过程很长,但工人师傅始终不厌其烦地操作,一遍两遍……直到试验成功。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实践证明,采用新方法后的线圈骨架喷绝缘漆工序平均返工率控制在8.5%以内,达到了预期目标,工人师傅再也不用为返修零件而发愁了。

这项QC小组活动的开展,既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缩短了生产周期,更激发了小组成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为今后解决此类问题积累了加工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为小组成员今后的工作拓宽了思路,能够带动更多的员工参加到QC活动中来,整个团队表现出的良好的合作精神也体现了QC活动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