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里说到猴哥我俩要把旧房子拆掉翻盖新房子,递上去的设计图纸不合格加上手里的钱太少,决定不盖了。

没成想屋顶瓦片被家里住的孩子上去玩耍踩漏了,下雨天漏雨。

猴哥自己上去修,但一看屋顶瓦片因为年头多了,也该换了,一般这种瓦片能使用十五年左右。

于是就在华人网站的广告里找到换屋顶的,来了两伙人报价,比较了一下就让那个报价低的干了这活。

好像是四千八百加元。

多伦多园丁猴哥儿子回家(多伦多园丁猴哥猴嫂三十年经历40:女儿假期从哈法带回个山东小子)(1)

就是这种屋顶瓦片,油毡纸类的,这是猴哥给客户家清理屋檐水槽拍的。

对了忘说了,加拿大私人要盖房不管是原来的旧址还是新的地址,申请盖房子前都要征求前后左右邻居的意见,不光是相邻的几家邻居,就连同一条街和前后两条街的住户,都要用信件通知,然后在某一天开听证会,争得大家同意才可以进行下去。

我俩在张罗找设计师画图纸的同时,就想和周围的几家邻居先打个招呼。

于是有一天晚上儿子从学校回来,带着猴哥我俩就去了相邻的几家问他们的意见。

对面的吴姐家不用考虑了,一点问题没有,同是中国人又是邻居相处得也好,我们天天见面两家里有啥事过不几分钟,就唠嗑说了。

右边的南斯拉夫老两口也不会有问题,到了他家,老两口热情的把我们三口人邀请进屋里坐。

听说要盖新房子,两位老人直说,没问题没问题。

老头还开玩笑说新房子要比他家旧房子个子高了。

到了左边的德国老太太家,心情是忐忑不安的,在街坊邻里,日常相处,这个诺尔曼德国老太太是最让我小心又小心的。

进到屋里,老太太让我们坐在大花的布艺沙发上,听我儿子讲了要盖房子后,老太太还真的没有难为,只是提了一个小要求,好像是房顶不能对着她家房子上什么东西我忘了。

从老太太家出来,心情特别轻松,相邻的只剩斜对面的巴基斯坦人家了,平日都相处得挺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猴哥我俩都这么想。

真没想到,受到阻碍的还真就是这家人了。

进到屋里后,看到男女主人都在,还有他家的女儿也在家里。

儿子说明来意,男主人没说什么,平时看起来这人也很随和的,但是他家女主人板起脸严肃地表示不行,不同意。

这个女主人深凹眼睛褐色皮肤,长得挺好看的,是在大学里当老师,一一列出不同意的理由,说了好几条不同意的原因,我儿子翻译给猴哥我俩,我都忘了,只记得其中的一条。

就是这一条街上大家的房子都是一样的高度,都是地面一层的,很协调的小区,她说为什么你家要标新立异单独地把房子盖成两层?

那天是最后去的这家,本来去她家之前挺轻松的,看平日的交往没想到女主人变脸这么快,态度坚决。

这也不怪女主人不同意我们盖房子,的确是,这些老住户人家有的在这住了几十年,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几十年前统一盖起来的,占地房型都差不多,整体规划,突然的有一间房子鹤立鸡群的高出其他人家的房子,是真不好看。

在那商量了好长时间。

猴哥我俩就商量说好话呗,又保证房子不会盖得太出格,在图纸设计好后也会给周围邻居每家发送一份,听大家的意见,不满意的修改。

聊了半天女主人后来口气缓和了,转头问男主人和她女儿的意见。

男主人说他不反对。

她女儿也说同意我们盖房子,还冲我笑了笑。

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也庆幸去年夏天我去多伦多东北边马克哈姆农场买鹅蛋回来,看见对面这家的女儿在路边,还送了她四个大鹅蛋。

我想这回女孩痛痛快快答应,是不是和我送她鹅蛋有点关系呢?

可送她鹅蛋时还没想到要翻盖房子呢。

这也是张罗盖房时和邻居沟通时的事,现在想起来说一下。

这年猴哥买了一部皮卡车,福特150,花了三万块钱,全贷款买的。

有了这辆车,干活方便多了。

不过干了些日子,猴哥觉得皮卡车后斗装树枝,沙石泥块往下卸麻烦,还得像装车一样,车斗也小,不赶劲。

于是猴哥就让儿子在网上搜到卖拖挂车的厂家,在汉密尔顿,离家八九十公里。

儿子在一个周末回来,带猴哥去了卖拖挂车的厂子,花了好像是八千块钱买回来一辆拖挂车。

加拿大对安装拖挂车的管理也是很严格的,要考拖挂车的牌照。

这个和考普通的驾照不一样,考试是一对一。

考官是老外,猴哥不会英语听不懂考官的话,需要找一个翻译陪在旁边。

考官说的话,翻译讲给猴哥听。

猴哥回答的话再翻译给考官。

猴哥在华人报纸上的广告里找到一位同胞翻译,翻译的办公室在世嘉宝的一个广场里。

猴哥开车去了一趟,和翻译在那说明情况,翻译给做了安排。

儿子在网上给猴哥报的名,约好了考试时间,回头自己在家练习了两天。

别看猴哥不会英语,但会用肢体语言表达,再加上有同胞翻译在场,一次就把大拖车的许可驾照考了下来。

有了新车还有拖挂,猴哥这回干起活来方便省力多了,之前砍下的树枝树干,装车后送到垃圾场后,还需要人再上车,从上面一下一下地往下扔。

本来干活时猴哥的体力就耗尽了,再卸车简直累的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这回有拖车了,不但装得多,到垃圾场一按电钮,车上树枝垃圾之类的自动就卸车了,又省力气又省时间。

猴哥还雇请了他学英语时的同学,福建人刘哥跟他一起干活。

这个刘哥租住的房子离我家不远,是比我们晚一年登陆的投资移民,在福建老家开苗木公司的。

刘哥也是猴哥冬天上英语班的同学。

我还忘说了冬天猴哥曾上了两个月的政府办的学校学英语,跟我一样也是在零级班里。

学习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七点到九点,学校就在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大楼里。

学校的英语班分白天班,上午班,下午班和晚班。

晚班主要是照顾白天上班打工的新移民方便的。

有很多新移民需要白天打工,晚上学习。

之前我在视频里说过,在北京登上前往加拿大的飞机上,因为移民离开家乡祖国心里酸酸的,丝丝拉拉的不舒服。

上学后接触人多,很多同学聊天说过她们心里也有这种感觉。

猴哥这个班的老师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广东女人,面相慈祥待人和蔼。

为安抚新来的这些移民,经常在课堂上用中文开导大家,说移民就像一个家庭里孩子太多了,人多食物少,孩子们出来了到外面谋生活,也是减轻家庭的负担......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猴哥听完后感动得都要流泪了,回家来和我说了。

我听后心里也轻松释然了。

冬天的多伦多好像除了逛街也没地方可去,主要是猴哥也不会英语,再加上他对外面也没啥兴趣,在家里怕影响住的孩子学习,说话走路都要小声,所以他也不愿意在家里呆着,就和英语班认识的刘哥还有另一个同学,他们三个人,白天没事就tim hortons咖啡店喝咖啡闲聊。

timhortons咖啡店遍布北美,在多伦多也是走不多远就有一家,价格便宜,咖啡分大中小杯。普通的咖啡,大杯的二加元多点,小杯的一加元多点。其他的比如卡布奇诺,摩卡,拿铁啥的价格稍高。

所以在加拿大,每天咖啡店里人都很多,外面冷吗,夏天公园湖边,到了冬天有些地方都在入口拦上牌子,禁止进入。

也是为了安全,冬天野外的动物没有吃食经常会在居民区附近的公园里游荡,经常有土狼出没。

多伦多 也有个别称,叫土狼屯。

所以冬天外面寒冷,咖啡店就成了人们的去处,商业广场里的咖啡店人更多,好多老人一边悠闲的喝着咖啡,一边刮。

刘哥冬天上学时就打好招呼,说开春要和猴哥一起去干园艺活。

我记得是那年的夏天,有一天安迪妈妈来了,说他们两口子要去美国买衣服问我去不去。

说是去美国西边的一个城市,那里新开了一个大mall,就是商业大广场。

那个地方叫什么我不知道,只听说在休伦湖边。

我那个时候对地理位置没有一点概念。

安迪妈妈一说,猴哥就鼓动我去溜达溜达。

于是第二天安迪爸妈我们三个人就出发了。

在多伦多沿高速开车往西一直走,走了很远再之后就是沿着伊利湖,在哪过的海关我也忘了,只记得晚上在一个小城市拐下了高速公路。

晚饭我们吃的是一种烤鸡翅,是北美连锁的店,店里装修是酒吧那种,四面墙上都挂着电视,当天晚上有球赛,人特别多。

在家里临出发之前,我还带了睡衣,拖鞋洗漱用具,想晚上一定是去酒店住。

我们三人在酒吧吃完了饭,又在附近溜达了一阵子,回到车上安迪妈妈说这么晚了就在车上对付几个小时吧,已经半夜了,天亮咱们就去大mall了。

安迪妈妈爱去美国购物,她说她们几个朋友经常是这样。

第二天到了那个新开业的商业大广场里,安迪爸妈可没少买衣服,一个牌子同款的不同颜色买了好几件。

我也买了几件价格不高的,有女儿的,儿子的还给猴哥买了一副品牌的墨镜,好像是二百多加元。

安迪妈妈说这款墨镜在国内得好几千人民币。

我也不认识啥牌子不牌子的,觉得戴着舒服价格合适就买了。

还记得安迪爸爸说我,你咋不给自己买点啥呢,净给老公和孩子买了。

我也给自己买了两件,只是价格非常的便宜。

我是买对的,不买贵的。

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是在水牛城过海关回到多伦多这边的。

在水牛城,我说要买些除草剂带回多伦多。

因为加拿大政府出台政策,居民房前屋后的草地长杂草了,规定不允许使用除草剂,以免影响土地生态。

对除草剂使用管理的严格,也确实能让土地生态平衡,在多伦多春夏时节,一到雨过天晴后,草地旁的石板路面,就爬满了蚯蚓,人在石板上走都要小心以免踩到这些蚯蚓。

所以多伦多这边的挺多人为除房前屋后的杂草挺费神的,加拿大这边没有卖的,有人就上美国那边去买除草剂。

我让安迪爸爸带我去了水牛城的卖花草营养剂的商店,买了两桶除蒲公英的除草剂。

在水牛城里,我们三个人又到了圣诞节儿子女儿带我们去的那个商业大广场里,安迪妈妈又买了很多衣服。

回多伦多在美国和加拿大边境过海关时,天已经黑透了。

安迪妈妈把买的衣服往身上套了穿了一件又一件,安迪爸爸也套了好几条裤子。

因为在美国购物每天买了多少钱是有限额的,超过了限额过海关要交税。

我们三个人紧张准备了半天,购物小票也核对了好几遍。

我买的东西不多,没到限额。

安迪爸妈的超了不少。

那天晚上,下着细雨,通关的车辆不多,边检官员没检查就让过了。

安迪爸爸英语好,还到跟前问为什么不检查了。

海关工作人员说那天是美国的一个什么节日,希望过关的人都愉快。

我们三个人虚惊了一场,长出了一口气,

暑假前,女儿给我打电话说处男朋友了,要带回家来。

听到这话我也不觉的突然,之前她跟我说了一嘴,是我没时间,也没细问清楚。

猴哥我俩都忙,就说女儿你自己看着办吧,二十多了也到了谈对象的年龄。

没去哈利法克斯上学之前,我们住一条街的邻居,就是猴哥刚干园艺时请的那个大哥,他家有从国内移民来的朋友,刚登陆时是他们接待的,住在他家。

大哥的朋友在国内是做房地产的投资移民,是个富豪,有个二十多岁的儿子。

大嫂就跟我说那家的儿子挺好的,要给我女儿介绍,那家人也想在多伦多给儿子找对象,见个面。

大嫂一说我就回绝了。

门不当户不对,相差太大了,不可能的事也没必要见。

后来女儿经常开玩笑说,她就这么一次能跨越阶层的机会,让我给整没了。

女儿和她男朋友从哈利法克斯坐飞机回来的那天,猴哥干活呢,我去机场接的他们。

我开车到了多伦多皮尔逊机场,看见女儿和一个高个子男孩背着双肩包站在路边,男孩白白净净的,身边是两个大行李箱。

我停好车,下来打开后箱盖,本以为男孩子能把大行李箱拎起来装在后备箱。

可没想到,男孩直直站在那,看着女儿和我费劲的往车上装行李箱,无动于衷。

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回到家,我说女儿这出力活得让男孩来干。

女儿马上就不高兴了:在加拿大男女都一样干活,就你事多。

我被噎到不说话了。

心想,去你妈的,我还不管你了,你愿意挨累你就干。

这就是王小佐的第一次登场亮相。

给我的印象不好。

女儿回来没几天,在圣诞节女儿带回来的哈利法克斯同学,就是来家吃火锅的几个大学生中叫小强的那个男孩也来了,要跟猴哥学干园艺。

当初小强说夏季要来干暑期工,我还以为这男孩是说着玩的,毕竟干园艺每天泥里土里的,又累又脏,几乎留学生孩子没有几个愿意干这活的。

没想到小强还真来了。

这期间家里的留学生孩子基本都回国了,小强就住在楼下。

现在猴哥有两个固定的帮手了。

一个刘哥,一个小强。

小强没来之前,没有客户找干活闲着时,猴哥带着刘哥在后院花了几天时间做了一个装工具杂物的小房子。

猴哥盖房子买工具可舍得花钱了,总念叨挣钱攒不下,有很大原因就是他都买工具那些东西了。

盖这个小房子,猴哥可没少投入,买料都是买好的,一个小仓房用的木方比正常的多用一倍不止,坚固自不必说了。

我说没必要用这么多料,猴哥不耐烦甩脸子冷眼看我,意思你别管。

我的话他是不听的,我也就别自讨没趣惹气生了,猴哥爱咋干就咋干。

多伦多园丁猴哥儿子回家(多伦多园丁猴哥猴嫂三十年经历40:女儿假期从哈法带回个山东小子)(2)

这就是猴哥自己盖起来的小仓房和铺的地砖,还砌了一个篝火炉子。

小房子盖完了确实漂亮,外墙是白色的扣板,连房子的侧面都装了玻璃窗子,仓房铺的屋顶,用的是和住房一样的油毡纸瓦片。

不但外面做的坚固好看,就连内里地上,也买了铺车箱地面的防滑地板。

接了电,后期在屋檐下还装了灯。

反正他这个小仓房盖起来的成本不低。

然后又把后院草地的一半铲掉,买来沙石和铺车路的地砖。

把原来车库墙根的那株葡萄挪走到后面和邻居相隔的篱笆跟前。

由于葡萄栽种已经很多年了,挪走后不久死掉了,我看着可惜,又在homedepot买了两棵葡萄苗栽到后院。

就是之前视频里看过的,现在儿子住的后院。

夏天,葡萄叶子茂盛得像绿色瀑布。

猴哥不忙时就在家收拾整理后院,铺好的砖石地面确实干净整洁,我又出去买了一些盆花摆在后院新磊的石墙上,新铺的砖地上放上室外桌椅,上面罩上遮阳伞。

小仓房上面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枫树,夏日里哪怕正午骄阳似火,在大枫树的树荫下,也是很清凉的。

平常荒芜的后院有了变化,孩子们也愿意上后院玩了。

那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女儿和男朋友王小佐,他们在家呆了多长时间都去哪了,我也想不起来了。

反正感觉王小佐不会干活,也没眼力见,但说起家里的老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这孩子话就多了,感觉对老人很孝顺,这一点让我很欣慰。

女儿问王小佐咋样,我就说你自己决定,虽然我心里不满意但嘴上也不能说,怕因为我说不如意,她因此分手,以后落下一辈子埋怨。

总之我觉得,两人毕竟有相同的学习经历,先别想以后能不能结婚成家,我也劝自己,女儿孤身一人远在外地求学,就当有个小伙伴每天陪在身边吧。

在孩子的恋爱上,猴哥我俩都听孩子的,她愿意我们不管。

女儿和小佐啥时候回的学校都不记得了。

记得最深是女儿小佐回学校后,猴哥和我两人开始了一段生气的日子。

有一天因为什么都忘了,猴哥跟我发脾气把一碗面条摔在了地板上。

把女儿同学小强吓得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过后我问小强他爸爸有过这样吗?小强说没有,他没想到叔叔这么大脾气。

那几天我心里憋屈,加上之前女儿一直让我去哈利法克斯一趟溜达溜达。

由于忙拖着一直没去,这几天心情不好,儿子给我订了张机票飞去了女儿那里。

到了哈利法克斯女儿和小佐租了一辆车接的我。

那时女儿住的地方是一对白人老夫妻的房子,房子楼上楼下住了不少学生。

厨房大家共用的,每个人用完炉灶都要擦洗干净。

女儿的房间不大,一张单人床,我来了住床上,女儿打地铺。

王小佐和他同学合租在另一个地方,离这里还挺远的。

女儿说王小佐太笨了,有一次去看他房间里有个小窗户从来没开过,问他为啥不开窗透透气,小佐说那窗户是死的,打不开。

女儿上前摆弄几下就把窗子打开了。

小佐在国内家里时他爸妈都是在单位上班,住楼房家里基本也没什么活,所以他从来也没接触过这些杂活,跟我们家不一样,猴哥爱动,经常装修砸墙找木匠干活啥的,女儿儿子很小就看他们老爹折腾,耳濡目染了解不少干活的门道。

小佐比女儿早到哈利法克斯两年,原来租住在一个华人家里,有时放学回去主人不在家,没有钥匙开门,就在外面等,有时一等几个小时也不敢吱声。

我听女儿说完这些,心里挺心疼的,这孩子太老实了。

我到的第二天,女儿说王小佐和他同学要请我吃饭。

那天中午在一个广东人开的餐馆,女儿小佐,还有小佐同学,也是山东济南的一个孩子加上我一共四个人。

那顿饭好像是四十多加元,吃完了,女儿示意小佐去结账,我说我结吧,女 儿不让,说王小佐请客。

我看小佐迟疑,我说你们都是学生还没挣钱呢,还在花家长的钱,算了还是我来结吧。

我结完账,看见女儿脸色不高兴。

好长时间后,女儿说王小佐太抠门了,那天女儿提前已经给过他钱,让他吃完饭买单,结果王小佐还是没买这个单。

我说女儿既然你和他好,就别计较这些小事了。

我好像在那呆了四天,女儿小佐开车带我在哈利法克斯转了不少街道,在大西洋边上一个旅游港口,还坐了一种水陆两栖的船车,在陆地上就是旅游车,在水里就是有轮子的船。

坐在上面在城市里的几条主要街道走了一遍,又在港口出发在大西洋水里绕了半个城市。

多伦多园丁猴哥儿子回家(多伦多园丁猴哥猴嫂三十年经历40:女儿假期从哈法带回个山东小子)(3)

这就是多伦多东部哈利法克斯,那艘又能在陆地上走,又能在水里游的是船还是车的大家伙。照片由王小佐提供。

那种水里,陆地上都能走的是船还是车的,我是第一次看到也是第一次坐。

女儿和小佐为省钱都没坐,我自己坐在上面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只好安慰自己,他们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我在哈利法克斯临回多伦多的前一天,跟猴哥学徒的小强到了开学时间也回到了哈利法克斯,还在餐馆请我吃了一份西餐。

满满一大盘烤鸡块和薯条还有牛肉汉堡,我连一半也没吃完。

这一趟去了女儿学校读书的地方,也看了她的住处。

临走的那天,起早睡过了头,差一点没赶上飞机。

临走时,女儿给买了四只大龙虾,说大西洋盛产龙虾,价格比多伦多便宜,来一趟让给她老爸带回去。

装龙虾的包装盒子就花了十几刀,是挺漂亮好看的。

她买完回来一说价格,我心说,虽然哈利法克斯这里仅靠大西洋,号称龙虾大省,但龙虾价格卖的比多伦多还贵呢。

那时多伦多华人超市里大个的龙虾是八块九一磅。

女儿买的是10.9一磅。

这一年的九月份,家里来了第三批学生。

我又开始了忙碌。

孩子多什么性格的都有,有一个孩子玩游戏上瘾,总在半夜玩嗨时大声的喊叫,好几次把我吓醒,还在房间里抽烟。

加拿大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一旦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我反复和这个孩子谈了多次,他每次都保证不喊叫了,可到了凌晨我又被他吵醒。

无奈我找学校老师给他另找了住处,搬走时我心里也挺内疚的,开车送他到新住处。

这是我做留学生住宿的三年里,唯一一个被我劝离走的孩子。

我想这孩子对我肯定有怨气。

没办法,我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就干不好活了。

没成想第二年暑假留学生们回国之前,这个男孩和我家住过的另一个女孩回来看我了,还给我买了两袋水果。

这一回来把我弄的挺羞愧的。

我给这两个孩子做的饭,边吃饭边唠嗑。

这个男孩性格也挺豪爽的,我把他撵走了,不但没记恨我,说在走后的一年里搬了三次家。

这回回来跟我直说是他不懂事。

入冬,猴哥带着同学刘哥干活忙不过来,儿子又在网上打广告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南方小伙子。

有一天给一个老客户多伦多大学的老师家修树,由于树干的重力太大,没拉住绳子,那个南方小伙子受了伤,胳膊脱臼了。

猴哥我俩很过意不去,连续几次买了礼物登门去他家看望,商量怎么给赔偿的事。

都是出国在外不容易,小伙子又是家里的顶梁柱,特别能理解家里人激动的情绪。

小伙子很安稳,没说什么,但他媳妇不依不饶对猴哥给出的赔偿五千刀不满意,还说了很多的话。

那几天就发愁这个事不好办,小伙子媳妇要的数额实在难以承受。

要不猴哥我俩总说这么多年净遇到好人了。

就在猴哥我俩为这事焦虑不安愁眉不展时,猴哥以前买小生意保险认识的一个广东成先生,知道猴哥这件事以后,说猴哥这种情况政府会承担那个小伙子的误工费的。

就这样,成先生带着猴哥去了多伦多市区的一家机构,补办了政府的一种保障小生意的一份什么类似于雇主的计划保险。

然后受伤小伙子的误工费都由政府来补助承担了,直到伤好为止。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圣诞节了,儿子女儿建议去古巴度假。

一共去了七个人,猴哥我俩,儿子,女儿和王小佐,还有猴哥同学刘哥加上女儿同学小强。

在去古巴的七天时间里,多伦多下了场多年不遇的冰雨,造成大多地区多个地方停水停电。

圣诞节期间正是一年中多伦多最冷的日子,我家里还有好几个留学生孩子在家。

未完待续

感谢大家的阅读支持,点赞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