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互联网法院官网开庭公告显示,8月10日下午,网易诉张栋伟侵犯名誉权纠纷案已开庭审理。据悉,此次张栋伟是因涉嫌造谣抹黑、严重误导公众、损害公司名誉等行为,遭网易起诉。

网易诉张栋伟恶意造谣抹黑:相信法庭公正判决

据媒体此前报道称,今年4月开始,张栋伟利用自身流量,在多个互联网平台发布《网易,好好做个人吧》等文章,并称“163邮箱是被网易据为己有”、 “暴雪放弃九城,选择网易的缘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6 月 23 日,网易对外发布声明,对张栋伟所撰写的内容举例进行了澄清,如:“163.net域名的转让是正常的商业交易,2000年网易自行开创了163.com为域名后缀的网易邮箱”,而“暴雪选择与网易合作,完全是九城代理合同到期后,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正常商业活动。”网易表示,张栋伟的文章中充满了此类不明来历的传闻、猜测、暗示、编造,详细情况将在起诉书中逐一说明。

同时网易也明确表态,将对张栋伟涉嫌造谣抹黑、严重误导公众、损害公司名誉等行为进行诉讼。“公司不想陷入口水之争,是非曲直将交由法律公器来裁决。”网易在声明中写道。

明星告名誉侵权案(网易诉张栋伟名誉侵权开庭)(1)

来源:网易致张栋伟的一封信

张栋伟在得知被网易起诉后,随即撰文《网易,这次还真的不要脸面了》,并将网易起诉其名誉侵权案件的开庭信息发布在微博、自媒体微信群等多个公开渠道,称“不就是让我道歉,赔钱,哥给”,“哥就是想和你玩”。

明星告名誉侵权案(网易诉张栋伟名誉侵权开庭)(2)

来源:张栋伟自运营微信社群

此后,张栋伟于6月27日、7月11日连续发布文章《张栋伟致网易的一封信:让你做个人还真难》《网易往事:张静君在哭》,矛头直指网易公司。

一年被诉3次 媒体称张栋伟曾涉嫌敲诈勒索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张栋伟已因多次歪曲事实,发布互联网企业不实信息,先后收到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多家企业的起诉或律师函。2021年7月8日,张栋伟在其雪球账号发布《关于涉及科大讯飞两篇文章的致歉声明》,文章称“部分事实,因客观原因,无法保证属实,评论有失客观、公允,给科大讯飞造成了负面影响,损害了科大讯飞的名誉”,并承诺“本人将引以为戒,在今后进一步加强对文章内容严谨性的把握,避免出现类似事件”。

此外,早在2008年,《时代周报》相关报道也显示,其同事曾公开指其借助自身影响力,“涉嫌对互联网企业进行敲诈勒索”。报道称,张栋伟曾在2006年威胁某互联网企业,要求给20万元“公关费”,并扬言该企业的形象好坏问题,全仰仗他的文字了。

法治网报道张栋伟侵权等案:网络言论不应僭越法律边界

法治网报道称,社交媒体的新平台、新形式,让一些人逐渐成为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自媒体。而如何做到让网络言论自由不僭越法律的边界,正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报道同时提到,国家网信办此前已多次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开展“自媒体”专项整治行动,如“网上垃圾信息清理”“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网络低俗内容专项整治”“网络清屏”“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等,初步遏制了自媒体乱象。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商希雪接受法治网采访时表示,网络空间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自媒体的规范发展与网络空间治理密切相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多部法律法规,均对自媒体从业者行为规范提出具体要求。

而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除了从法律上规定处罚措施,最重要的还是让好的自媒体获得扶持,让不好的自媒体逐渐被淘汰,让杜绝谣言、标题党、蹭流量、网络暴力等行为成为社会大众的自觉,这样那些劣质自媒体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