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最早是创建于康乾盛世的。
清乾隆二十二年,“一口通商”御旨的颁布,广东十三行成为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海路而来的中西贸易商行。广东由此成为清朝全盛时期世界市场的重要环节。从这里生产销往海外的艺术品,既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广东本地的审美趣味,又散发着西洋的异国情调。
广州作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商贸中心,珠江口渔火点点,黄埔外港和十三行码头樯桅毗连、商船云集。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描述的就是当年十三行繁盛的景象。
来自各国的商船,每年五六月间泊靠广州港,带来异地的工艺品和土特产,在十三行商馆卸货交易后,再满载着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 于九十月间乘风回归。
清代外销画之广州十三行靖远街
清代,广州十三行一带有5000余家专营外销商品的店铺,约25万匠人专门从事外销工艺品的生产和制作,种类繁多包括家具、金银器、油画、瓷器、象牙制品、漆器、珐琅器等各种货物,大部分都是私人高级定制,而且专供出口。欧美地区的社会名流都以拥有十三行出品的中国货为荣。
在17、18世纪,随着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销往欧洲,中国的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生活艺术品也在欧洲刮起了一股时尚中国风,在18世纪70-80年代达到鼎盛。
外销扇流行于欧洲上流社会
中国的折扇深受欧洲上层社会的欢迎,富丽精工的折扇成为其标示自我身份和贵族品位的象征。当时的贵妇竞相效仿,都以手执具东方情趣的精致扇子为时尚。从一些油画中能看出常有贵妇手持扇来凹造型,显示的是富贵和优雅。
欧洲宫廷里华丽的名媛贵妇们,正在学习折扇礼仪
[贵妇手中握着一把十三行的象牙扇]
这些颜值超高浑身都散发着欧洲宫廷贵妇气息的扇子可都是实实在在的"Made in Canton",它们大都来自广州街坊非常熟悉的地方——十三行。看着一把把制作精美的扇子,当年“十三行”的车水马龙,兴盛场面宛如就在面前。
外销手绘黑漆折扇,西堤现藏
十三行的制扇工匠们,着重采取西式技法,再现东方风情,展现了广东工匠高超的制扇技艺。
拍卖公司现场图
这些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情调的精巧玩意儿,满足了欧洲贵族们对东方的好奇,订单蜂拥而至。据记载,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首次在广州订制了8万件外销扇,这些扇子一抵欧洲市场,立刻被抢购一空。
广东工匠以心灵手巧、技艺精湛、赢得世界的声誉,“广东制造”、“中国趣味” 一度成为时尚的代名词风靡欧美。这些奢华名贵、精巧美观、中西艺术风格共融的外销扇,极大满足了西方女性对扇子的热切渴望和需求。
外销手绘黑漆折扇,西堤现藏
此扇集绘画与髹漆工艺于一体,扇骨与扇面不对称的错位造型构思奇巧,一改折扇上下对称布局的模式,展现了广东工匠高超的制扇技艺。
通草画
在摄影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西方人希望把自己所见东方风情带回国,主要靠的还是绘画。当时的外销画有玻璃画、通草画、菩提叶画、布本油画等等,其中存数最多,保存相对完整的,当属通草画。
通草画,19世纪兴起于广州,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
受通草木杆茎尺寸的限制,通草纸本身的尺幅有限,每张纸都只有两三只巴掌那么大。因为小,便于远旅携带,来广州的欧美人,买上几张书中随便一夹就可带走。
通草纸虽小,却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当水彩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时,经过光的折射,能够呈现斑斓缤纷的效果,更可媲美漆器或刺绣,因此很受画师喜爱。
通草画出现之前,西方人很难了解真实的东方,大部分西方人认为东方是神秘的,由于通草画的出现,开启了西方人了解东方的窗口,通草画就像一部部纪录片,从一张张明信片大小的画面将场景和人物真实呈现在眼前。
通草画题材广泛,反映的社会文化内容极为丰富,现在能看到的很多清末的社会生活,都要庆幸有通草画的记载。
蝴蝶和昆虫,现西堤藏
通草水彩 通草水彩
晚清广东十三行外销画,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种类繁多的昆虫...它们色彩斑斓,小巧玲珑,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有的翩翩起舞、展翅翱翔,有的英姿勃勃,低鸣吟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