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我原本是个活泼快乐的男孩子,但是现在却变得异常敏感消沉。

主要是源于4年前刚毕业的时候,一个人在外地缺乏安全感,然后百度去查艾滋病的一些问题。一查一下就走火入魔了,害怕被这种疾病传染上,于是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之日。明知是不必要的担心,却无法摆脱这种害怕的心理。期间还去医院做了几次筛查,后来对艾滋病的恐惧泛化了。生活中正常的交往接触都能跟这联系到一起,害怕别人吐痰,担心别人说话喷口水,害怕自己身上有伤口,被人碰到甚至会产生被害妄想。。。

前两周不小心在网上看了些狂犬病的东西,于是也开始担心起猫狗来,强迫回忆过去与猫狗接触的画面,穷思竭虑,怀疑自己与楼下那条狗接触的时候被咬到(那狗不会咬人,也理性的知道没被咬,但还是担心万一),也担心以后碰到黏人的猫狗,扑到你身上,又要瞎担心,我该怎么办?我知道这些正常人都不会去想,可是我就是抑制不住的恐惧。去了我们当地的医院心理门诊,开了一些药,但是效果一般。小城市心理医生可能不专业,怕遇不到合适的,而且理论方面其实都懂,就是对自己无效。

战胜恐惧强迫症就好了(如何摆脱恐惧症和强迫症)(1)

袁运录(秋水理论创立者):

题主称自己理论都懂?你指的理论都是一些道理吧?

就像陷入一个黑咕隆咚的山洞迷路了,出不去了,有人给你讲道理:加油,鼓足勇气,举着火把,四处寻找,勇敢前行,坚持就是胜利……

这些看似很有哲理的话,其实都是空洞无物的大道理。

世间万物有两种道理,两种理念,两种思维,两种思想,两种……

这就是《易经》思想告诉我们的凡事一分为二,阴阳对立和统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世上无难事,只怕肯登攀。”

“狭路相逢勇者胜。”

“坚持就是胜利!”

战胜恐惧强迫症就好了(如何摆脱恐惧症和强迫症)(2)

这些耳熟能详的心灵鸡汤,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负重前行,克服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一道道难关;同时也让一批批身患心理疾病的人作茧自缚,不可自拔。

以上这些很有哲理的话,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确很实用。但在心理疾病的治愈上面,却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适得其反。

这是为何?我们拿失眠症(恐怖症、强迫症、口吃病、焦虑症、抑郁症都是一样),举例说明:

今晚睡觉之前,如果你预谋着晚上如何睡个好觉,你会发现今晚一定会失眠。因为睡觉是不需要准备,只需顺其自然。

如果你在床上睡不着,翻来覆去,你暗暗打气,给自己加油“我一定要睡个好觉!不要怕,不要想,坚持就是生理!”

结果 必然是一夜无眠。因为睡觉过程中是不需要任何努力的,你只要脱衣上床,躺下闭目即可。

战胜恐惧强迫症就好了(如何摆脱恐惧症和强迫症)(3)

客观行为,比如学习、体育,劳动,只要我们多付出一份辛劳,就会多一份收获。

但主观心理或情感情绪,却完全颠倒了过来:只要你用心、用情、用力去改变,结果更糟糕。

你的情绪为何这么糟糕,就是你想控制或压制它造成的。东流黄河为何会咆哮?因为路上遇到阻拦。

水往低处流,不可阻挡。

感情似水。任何阻拦情感或情绪做法都是徒劳。虽然暂时有效,最终必然失败。

恐惧症和强迫症之所以久治不愈,就在于错误地管理了恐惧和强迫的情绪。

就在于你不分对象,一厢情愿地采用某种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对付它。

你以为凡是像水一样的液体都可以灭火,结果你拿一桶油去灭火,导致火上浇油。

不同类型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不能都是老一套。

战胜恐惧强迫症就好了(如何摆脱恐惧症和强迫症)(4)

客观类的问题,比如习惯行为,解决的套路基本相似——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怕肯登攀;

主观类的问题,比如心理习惯,却迥然相异——越是未雨绸缪(比如失眠、强迫、口吃、焦虑、抑郁),越糟糕。

黑暗的山洞迷路了,为什么举着火把的人,反而都困死在里面?

因为灯下黑。

战胜恐惧强迫症就好了(如何摆脱恐惧症和强迫症)(5)

虽然你可以看到眼前的路,暂时避免了被石头碰头踢脚,但却看不到远方光——那是洞口折射进来的微弱光。

反倒没有火把的人,虽然看不到眼前的路,或许会碰得头破血流,但慢慢会暗适应,容易捕捉到远方一丝微弱的光——那是生命的希望之光。

如果你在山洞内迷路了,会放下手里的火把吗?

只要你的思维是顺向(大众思维),你就不会!

你会牢牢抓住火把,因为你认为只有火把才能给你一份安全的保证。

却不知,避免了短痛,却留下了长痛——困死在山洞里,留下生命的遗憾。

无论是恐惧症、强迫症患者,还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学会逆向思维或反逻辑的思维。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学到的几乎都是人人皆知的大道理或教条式的理论。

比如放下,顺其自然,胆子大一点……

却不知没有提高,哪有放下?没有打开眼睛,哪能大胆前行?

盲人之所以在街上不敢快步行走,是因为眼睛看不见!

黑暗中行走,就会惧怕!

战胜恐惧强迫症就好了(如何摆脱恐惧症和强迫症)(6)

在心理治疗的领域,一定要独辟蹊径,不能墨守成规。

秋水理论告诫人们:狭路相逢勇者死!狭路相逢智者活!

一定要有学习古人的智慧,要打开心灵的眼睛——开悟!

否则,一辈子只能陷入强迫症的黑暗中呻吟。

作者简介

袁运录

战胜恐惧强迫症就好了(如何摆脱恐惧症和强迫症)(7)

口吃、强迫症和抑郁症心理专家。 2008年“火车悟道”走出抑郁后,创立秋水理论.

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口吃、社恐、强迫和各种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垂询。

研究方向:抑郁、强迫、社恐、口吃、焦虑、失眠和青少年心理创伤、家庭婚姻等心理问题.

代表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情绪心理学》《强迫症原理与康复》

正在出版:《抑郁症原理与康复》.

正在撰写:《恐惧心理学》《睡眠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