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朋友聊天,突然聊到了有关自律的问题:“你是怎么自律的呢?能给我分享一下吗?我的自律性实在是太差了。”
其实当时我是愣怔的,并不是我不想要分享,而是我也不是怎么自律的人。要说为什么我能够坚持写下去,坚持看书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秘密,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吧,并说一些拙见。
这段时间我一直有坚持看书的习惯,最近一本看完的书是从4月1号开始看的,而就在3号的凌晨就把那本书看完了;可是当我打算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花了我整整1天的时间来写那一千多字。
在朋友说到自律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就在反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在看自己所喜欢看的书时,能够把心思都融合书本里,不会被任何事情所打扰,自然而然地效率就提高了;在高效率的情况下,自信心也被提了起来,得到了鼓励,就更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了。这件事情也恰巧是正确的选择,对自己提升有帮助,也就成为了自律的一种诠释。
而当我打算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在情绪方面也就发生了变化。变得畏手畏脚,思想上需要做不少的斗争:我写出来的观点得不到大家的认同怎么办?我如果把书里面的内容记错了怎么办?我要怎样把这一切流畅地表达出来?哎呀,时间还早,我先看会儿书再来写吧,那样会更有灵感。我怎么头晕呢?要不先睡一会,休息好了错误率才会降低。好吧,想了这么多,全是顾虑,却没有一条是想如何写的,怎么去加框架的。不会对写文有任何帮助,反倒会不断阻拦着你前进的脚步。不是特别感兴趣、加上做事思前想后,这就是导致不自律的重要原因了吧。
那如何才能够对事物感兴趣,而达到自律的效果呢?还是需要从易到难,有个渐变的过程。
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都是从爬到扶墙站立再是扶墙开步到最后才是独立行走;这其中会花不少的时间,却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了。
相信大家都爱刷剧吧,看到一部不错的剧,你会想着去把原著找出来吗?去看看原著,也想想文字跟视频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学会去思考。当你对看书不排斥的时候,也就成功了一半了。再从书本上慢慢扩散到广泛的知识上,从而也就达到了自律的效果了。有一句叫做:知道的越多,也就越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慌以及求知欲。不记得是谁说的了,却是这句话放在我的身上就发现真的很管用,当你对一件事物充满好奇的时候,你就会自动去探索,去找答案,也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了。
其实人都有惰性的,都有颓废的时刻,就看你是怎么去面对这种天性了。最大化自己的兴趣,提升自身的求知欲是一种最有效的自律方法。
就像你在一本并不喜欢的书时,看一两个字就想去干其他事情了,把书本搁浅了;也可能看一本生涩难懂的书,看着就想睡觉,花不少的时间,却成效不高,没有进度,转身就把书放下了;而去找感兴趣的书,一口气就能读半本,也会有舒爽感,这就是自律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