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最著名的悲剧,采用了封闭式的戏剧结构。被称为“命运悲剧”。

索福克勒斯

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变化(诱射古希腊哲学的光芒)(1)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一生共写过120多部剧本,获奖24次,完整的剧本只传下7部悲剧。古希腊悲剧在索福克勒斯手里已经达到成熟的境界。他的悲剧情节集中,结构严密完整,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朴质精炼,富裕表现力。

剧本人物:

祭司——宙斯的祭司。

一群乞援人——忒拜人。

俄狄浦斯——拉伊奥斯的儿子,伊奥卡斯特的儿子与丈夫, 忒拜城的王,科任托斯城国王波吕波斯的养子。

侍从数人——俄狄捕斯的侍从。

克瑞昂——伊奥卡斯特的兄弟。

歌队——由忒拜长老十五人组成。

特瑞西阿斯——忒拜城的先知。

童子——特瑞西阿斯的领路人。

伊奥卡斯特——俄狄浦斯的母亲与妻子。

侍女——伊奥卡斯特的侍女。

报信人——波吕波斯的牧人。

牧人——拉伊奥斯的牧人。

仆人数人——俄狄浦斯的仆人。

传报人——忒拜人。

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变化(诱射古希腊哲学的光芒)(2)

剧情简介:

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根据预言得知他将死于自己儿子执手,在儿子俄狄浦斯出事后便把他抛弃,俄狄浦斯被科林斯国王收养,并抚养成人。有一天俄狄浦斯听到他将杀父娶母的可怕语言,便逃往底比斯,途中碰上拉伊俄斯,在争吵中俄狄浦斯将对方打死。紧接着,他又为底比斯人支付了人面狮身的女妖。俄狄浦斯被选为底比斯国王,并娶拉伊俄斯的寡后为妻。就这样俄狄浦斯终于不知不觉的犯下了杀父娶母的罪行。

根据神示,他必须找到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才能消除天灾。俄狄浦斯最后发现自己不仅是他要捉拿的凶手,而且是娶母为妻的罪人。因此他刺瞎了双眼,自愿承受流放的惩罚。俄狄浦斯的命运是残酷的,他反抗命运的斗争精神也是十分坚强的。在同命运展开搏斗的过程中,他的民主意识、自由意志、爱国思想、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牺牲精神,都表现得非常突出。

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变化(诱射古希腊哲学的光芒)(3)

剧目鉴赏:

《俄狄浦斯王》成为“命运悲剧”的根据不仅在于俄狄浦斯遭受了过度的厄运,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一直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西绪福斯虽然面对着石块一次次滚落却仍然重复着推石上山的劳作一样,俄狄浦斯明知神谕的强制性,却力图逃脱命运的追捕,并开创功业来填补生存的意义。

最可贵的是他直面悲惨人生的勇气,即便不堪回首,他也要探索自己的身世。正如他的名字所揭示的那样,“俄狄浦斯”意为肿脚者,而他一生最耀眼的功绩,就是回答了女妖斯芬克斯提出的那个关于脚的谜语:“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认识你自己”,既是德尔斐神庙的箴言,也是一切问题中最根本的那一个。俄狄浦斯抛著求直的信念,诱射出古希腊哲学的光芒。

《俄狄浦斯王》采用了封闭式的戏剧结构,以现在时态的俄狄浦斯会差凶手这一事件为契机,用回溯的方式对过去的俄狄浦斯身世之谜及悲惨的宿命进行探索,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戏剧的集中性。《俄狄浦斯王》将剧情控制在一天之内,地点集中在忒拜王宫的前院,用动作直接展示的行动只有俄狄浦斯追查凶手。在舞台呈现中完全吻合后世法国古典主义所推行的“三一律”即遵循时间、地点、行动的统一

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变化(诱射古希腊哲学的光芒)(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