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大别山,是一片红色火种曾经燎原的土地,也是一片红色旗帜屹立不倒的土地2019年9月16日,在河南新县考察时说,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在2022年大别山革命老区鄂豫皖三省政协主席座谈会即将召开之际,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推出“行走老区协力发展”策划报道,反映近年来大别山革命老区发生的可喜变化和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为促进老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不忘初心走进革命老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不忘初心走进革命老区(协力发展正阳县)

不忘初心走进革命老区

编者按:地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大别山,是一片红色火种曾经燎原的土地,也是一片红色旗帜屹立不倒的土地。2019年9月16日,在河南新县考察时说,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在2022年大别山革命老区鄂豫皖三省政协主席座谈会即将召开之际,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推出“行走老区协力发展”策划报道,反映近年来大别山革命老区发生的可喜变化和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为促进老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大河网讯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系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强渡汝河血战地。近期,河南省政协办公厅组织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媒体采访团走进驻马店正阳县,探访这片孕育着无限可能的红色沃土。

赓续“红色精神” 铺就老区鲜亮底色

汝河从河南省正阳县大雷岗村头穿过,流入洪河,汇进淮河,浇灌出一片肥沃的土地。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途经汝河雷岗渡口时与国民党军队遭遇,刘伯承在这里发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口号。

英雄守护了红色火种。如今,在这片浸染着先烈鲜血的土地上,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在刘邓大军血战雷岗纪念碑前,前来瞻仰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络绎不绝。纪念馆内以声光电、图文和雕塑的形式,再现了当年刘邓大军强渡汝河、当地群众支援解放军过河的感人场景,历史与现实仿佛在这里交汇。

鲜为人知的是,建设纪念馆源于九届正阳县政协委员陈海洋提出的“关于建设刘邓大军血战雷岗纪念馆”提案,后经多方努力,于2021年7月1日建成并对外开放。

依托第一届中共正阳县委旧址、田奉先烈士墓等红色资源,潜心创作《血战雷岗》《雷岗风雨渡》等红色戏曲,正阳县正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中国花生之都”迸发崭新活力

正阳土质黏重,种出的花生富含硒元素,被授予“中国富硒花生生产基地县”。同时,花生产业也是正阳县的主导性支柱产业。

“这个展厅是国内首个以花生为主题的展示展览中心,展厅是2000多平方米。”

2012年以前,正阳县花生种植“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没有品牌”。为实现正阳花生由卖“原字号”向精深加工品转变,正阳县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花生产业的建议”。

2017年,正阳县成功创建了全国唯一以花生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了君乐宝、鲁花、牧原等企业落户,园区内花生加工规模以上企业40家,逐步将不起眼的小花生做成了叫响全国的大产业。

“鲁花项目每年可加工本地花生35万吨,占全县花生总产量60%以上,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000余人,先后于全县18个乡镇、2个办事处、261家花生种植合作社开展订单合作,实现了3053户合作社成员亩产增收150元。”正阳县政协委员、正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厂长郭恩祯告诉记者。

电子商务进农村 打造数字赋能新引擎

围绕花生“吃干榨净”,助推正阳花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提升,正阳县先后建成高标准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个、物流快递园区2个,发展电商经营主体1.1万家。

在正阳县电子商务运营综合服务中心,正阳县政协委员、正阳县天海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鲲鹏告诉记者:“目前全县已培育了20多个网络直播团队,电商经营主体达到11000多家,各类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25000余人。”

朱鲲鹏表示,作为政协委员,要继续带领电商团队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放大正阳花生的品牌效应。(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刘亚辉/统筹 田凯中/文 李彤/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