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熊孩子莫生气(孩子虽熊可不要惯着哦)(1)

每到过年,家里就会变成熊孩子高密度集中区。

“姐姐,我好喜欢你的游戏机,可以给我吗?”然后眨巴着天真无邪的眼睛痴痴的望着你,希望能从你这里得到肯定的答复。

“这个东西姐姐不能给你哦,因为……”你的话还没说完,瞬间一阵鬼哭狼嚎就传进耳朵,之前天真无邪眨巴着大眼睛的小天使,瞬间就变成了眼前哭得没完没了的熊孩子。

他的父母闻声而来,“他只是个宝宝,你怎么能这么对他?他要什么你就给他好了,又不值几个钱……”

凭啥?我还是个宝宝呢,我的东西凭啥你说给就给?

……

对熊孩子莫生气(孩子虽熊可不要惯着哦)(2)

图片选自《埃米尔想要打石膏绷带》

不过讲真,如果熊孩子的背后没有一双熊家长,都不能叫做真正的熊孩子。熊家长的杀伤力是熊孩子杀伤力的一百万倍都不止。每个熊孩子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选择性智障“我儿最棒,做啥都可爱”的熊妈,或是一个圣母般“他还小,你们都让着他点儿”的熊奶奶。

讲道理,小编都替“熊孩子”这个词委屈,明明很多熊孩子的“战果”都是可以通过家长的教育和沟通而避免的,但却一而再,再而三因为某种分不清道不明的“爱”的光辉,让“熊孩子”这个词从此进入黑名单。

对熊孩子莫生气(孩子虽熊可不要惯着哦)(3)

图片选自《埃米尔和其他小伙伴》

熊孩子的本意应该是像埃米尔一样,虽然调皮捣蛋,让人哭笑不得,但绝对绝对是一个满怀善意,又有自己想法的小孩子。

对熊孩子莫生气(孩子虽熊可不要惯着哦)(4)

埃米尔不是一个“完美男孩”,他淘气固执,调皮倔强,却似邻家小孩般惹人喜爱,他做什么事情都与家人商量着来,就算他想要打石膏绷带,想要一只蝙蝠,想开派对,就算是想要隐形,他都愿意时刻与家长沟通交流;他信守承诺,绝不骗人,酷酷的小脸上看不到任何现在所谓熊孩子的身影,倒是让人愈发的喜爱;他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深感害怕的东西也不希望送给别人,因为这也会让别人害怕,尽管他害怕的只是一只粉色兔子潘潘……

对熊孩子莫生气(孩子虽熊可不要惯着哦)(5)

或许最初,每个熊孩子都似埃米尔一般,他们只是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强烈的好奇心,但是每当他们提出这些童稚的想法时,家长却从未跟他们时时沟通,并未给予正确的教育,以至于现在大片大片的熊孩子泛滥成灾。不要做“成全”熊孩子的那个熊家长,不要做选择性智障的熊妈,也不要做圣母熊奶奶,孩子虽熊,可不要惯着哦!(王小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