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动物灭绝的数据(近七成动物种群灭绝)(1)

今天,我们来说说生物大灭绝这个听起来有点久远,又有点深奥的话题。

或许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一共经历过彻底改变生态的五次大灭绝,换句话说,地球上存在过六个霸主,而前五个都因为大灭绝而成为了历史。

地球的第一次大灭绝叫做奥陶纪大灭绝,发生在4.4亿年前,彼时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海水,霸主是无脊椎海洋生物,但非常不凑巧,奥陶纪刚好赶上了每1.5亿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大冰期,突如其来的冰河世纪,直接把85%的生物都弄死了。

近年来动物灭绝的数据(近七成动物种群灭绝)(2)

时间来到距今3.6亿年前,第二次泥盆纪大灭绝来了。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植物和两栖动物,但是地球最多的还是鱼,那就让鱼称霸天下吧。

这一次大灭绝的原因大概是全球寒化、海底火山喷发所导致的海平面变化和海洋缺氧等等。

近年来动物灭绝的数据(近七成动物种群灭绝)(3)

然后,就是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这是一个地球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灭绝,96%的生物都全军覆没。

而造成这一切的说法就比较多了,像是大规模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不仅让海水变成沸水,还带来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酸雨,简直就是生物大屠杀。

近年来动物灭绝的数据(近七成动物种群灭绝)(4)

第四次的大灭绝叫做三叠纪大灭绝,此时的霸主应该已经是爬行动物了,而大规模火山活动依旧是主要诱因。

近年来动物灭绝的数据(近七成动物种群灭绝)(5)

最后一次,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次,是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大灭绝,一颗小行星的撞击让恐龙成为了传说。

近年来动物灭绝的数据(近七成动物种群灭绝)(6)

发现了没有,虽然五次大灭绝的毁灭程度不一样,但造成毁灭的原因基本都是天灾。

而最近,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灭绝,也就是自恐龙时代以来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灭绝,而且这一次是由人类造成的。

本周四,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伦敦动物学会 (ZSL) 公布了每两年计算一次的“生命星球”指数。

科学家们根据对超过5,230种脊椎动物(昆虫以外的动物)的32,000个种群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科学评估,结果显示,从1970年至2018年这不到50年的时间里,脊椎动物种群的平均下降幅度为69%,而这个数字在两年前是68%,四年前是60% 。

近年来动物灭绝的数据(近七成动物种群灭绝)(7)

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包括亚马逊地区的平均野生动物种群规模下降幅度最大,48年来下降了94%。

非洲以66%的降幅位居第二,其次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降幅为55%,北美为20%,欧洲和中亚下降了18%。

近年来动物灭绝的数据(近七成动物种群灭绝)(8)

而造成这一次堪比大灭绝的原因,全都是人类惹的祸。

根据报告显示,土地利用的变化仍然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驱动因素。

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分会科学与保护执行主任Mike Barrett表示:

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所看到的下降主要是由农业系统驱动的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所造成的。

比如,下降程度最严重的拉丁美洲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的所在地。

可是那里的森林砍伐速度正在加速,这不仅让独特的生态系统逐步消亡,也剥夺了依赖它们生活的野生动物的家园。

当动物被人类的基础设施和农田阻挡时,它们在陆地中移动的难度就越来越大。在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河流中,只有37%的河流是保持自由流动的,而世界上只有10%的陆地保护区是相连的。

近年来动物灭绝的数据(近七成动物种群灭绝)(9)

在这些极速消失的野生动物中,有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长着蓝黑色皮肤的棱皮龟,它们的体重可达300至900公斤,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它们超过95%已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