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食品安全小知识及防护 食品安全常识之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食品安全小知识及防护 食品安全常识之十

食品安全小知识及防护 食品安全常识之十

食品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食品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食品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有以下10种情况:

1.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

2.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3.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70℃。

4.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

8.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

9.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