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骑单车下班的年轻人的照片,书友乾宁帮我改名《远方》,并改为黑白色光线对比,更人文,喜。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1)


读木心作品之前我根本不会摄影。

木心教我:构图,光线,细节。

遂大悟。


2016年结识32路咖啡的专业摄影师乾宁之前,我不懂摄影也是一门艺术。

他指点:照片背后的东东才是魂。

又说,摄影才不是技术活儿。

又大悟。


认识黑蜻蜓模特公司的思淇之前,我对摄影没那么看重。

她说:你拍出的是你那颗纯净的心啊。

遂自信。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2)


认识赵林云教授前,我也觉得手机拍摄上不了大雅之堂。

直到他在明湖苑做了一场《手机摄影》的主题。

遂率性。


在朋友圈,我的摄影作品经常被朋友们转走。


无心插柳柳成荫。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3)


我在铁路编组站工作,天天跟铁家伙打交道,未免单调。但时时捕捉美好的事物,摄影录之,是因为再枯燥的工作,也有一抹亮色,一片生机,一点美好,哪怕是瞬间。


艺术,唯有艺术,可将美好永恒。专注这些美好,生机,亮色,就是为生命贮存美好,爱的银行,美的银行。


我们的心是亮的,美的,外面的世界即是明亮的,美好的。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4)


美,是闯入我们的心的,是美寻我们,不是我们寻美。因为心儿净美,美才寻我们,我们寻美,就有欲求了。


艺术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做”。把美的瞬间与内涵通过文字,摄影,绘画,音乐,雕刻,舞蹈等外在形象表现出来。


我的手段则是手机摄影。火车是驶过的,动态的,牵牛花是静态的,一静一动即有对照。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5)


火车是铁色的,花是粉色的,叶子是绿的,水泥是灰的,天是蓝的,色差对比明显。还有朝阳,秋日金色的,有光辉沐浴,就有了意境。


其实原图还有铁栅栏,我只选了栅栏之间,简洁之美就出来了,还有天空削了一截,为了突出花与车的图比。


还有一点更重要,是给图润色下,就如美女略施粉黛。淡抹一下,自然中有升华之美了。


常有人建议我换个专业相机,会拍得更美,其实,在我看来,拍成美图,器材是第三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灵魂,一颗审美的心。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6)


要具备一颗审美之心,首先得先有无功利之心,美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占有的,欣赏美时心是安静的,纯净的,甜美的,无所事事,无人打扰的,脚步是缓慢的,心情是散淡的,这样的心境时,美就会自动闯入你的眼帘,挪挪身子,换换角度,拉开距离,一幅美图是先在心中有,然后再拍下来的。


其实,美景最重要的是只能邂逅,不可追求。若不是有闲情逸致,自己做主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此刻这份静美亦无人知无欣赏了。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7)


我一天独处的时间算起来有至少三四小时,我就喜欢一个人读书,沉思,涂写,徒步,走进大自然。人生的孤独之境亦是大美,深沉之美,自得其乐,深得其趣,无人知晓,又何妨呢~


有人问:每天都这么多的时间闲情逸致的去挖掘大自然的美。


我回答: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罢了,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是个人的选择,基本与职业无关。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8)


我们读书应该找个至高点。木心的作品算一个。他认为: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唯独美可以引领一切。拥有审美力,让你自由自在,一通百通。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9)


我的手机摄影,即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存在之家,一个与宇宙自然秩序相融相契的澄明之境。而济南恰恰是这样一个集人文自然历史于一体的城市,铁路恰恰又是一个集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与自然高度合一的职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为自己是一个济南人,也为自己是一个铁路人而幸福与满足。


我爱铁路!感恩铁路这门工科专业赐予我科学的理性,将我过多的感性往回拉了拉。特别感恩奋斗在铁路一线的各类骨干,尤其是我的同学们!前方冲锋陷阵,才有后方的保障。超稳定的维修工作赐予我闲瑕时光,才使我有条件从容地善待人生,用审美的眼光代替科学的和伦理的眼光。

手机摄影真实生活日记(德生随笔之我的手机摄影故事)(10)

作者|术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