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谁是“射雕三部曲”中影响少林进程最大的一个人,那必然是火工头陀。

可以说,正是“火工头陀”,无意间让少林没落将近百年,导致在“射雕”和“神雕”中两次华山论剑压根就没有少林僧人的身影。

据《倚天屠龙记》开篇的描述,火工头陀本是七十年前少林寺的一个烧火头陀,因为屡遭虐待,倍受欺凌,导致他反叛心理极强,为了报复寺中人,他偷学少林武功,隐忍十多年竟然武功大成。

原来这头陀在灶下烧火,监管香积厨的僧人性子极是暴躁,动不动提拳便打,他身有武功,出手自重。那火工头陀三年间给打得接连吐血三次,积怨之下,暗中便去偷学武功。(三联版《倚天屠龙记》第二回“武当山顶松柏长”)

最终,在少林达摩堂和罗汉堂较技时突然打死苦智禅师,随后火工头陀逃离少林至西域,在西域开创“金刚门”。而少林因此事纷争不断,苦慧禅师远走,少林出现分裂,最终元气大伤。

当晚苦智便即伤重逝世,寺中高辈僧侣更为此事大起争执,互责互咎。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一怒而远走西域,开创了西域少林一派。(三联版《倚天屠龙记》第二回“武当山顶松柏长”)

准确来说,火工头陀在逃离少林的时间就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前十年左右。少林此次大劫,直接导致少林人才的流失,苦智惨死,苦慧远走,寺中青黄不接,人心惶惶。于是,少林寺在这几年默默无闻,也没有僧人在江湖上露面。故而,王重阳在邀请天下高手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时,也没有邀请少林寺僧人参加,因为少林寺也基本没有人在江湖上有影响力,也无人可以参加。

可以说,火工头陀让少林失去了三次振兴的机会。

首先,火工头陀在少林重伤苦智禅师,苦慧禅师远走西域。

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前的少林寺虽然不如天龙时代那么强盛,但是也还是中原第一大门派。此时少林达摩堂和罗汉堂首座苦智和苦慧禅师都是武功高强,大有作为之辈,再经数年,少林绝对会一枝独秀。然而,火工头陀打死苦智禅师,少林争论不休,苦慧禅师又远走西域,导致少林突然损失两大高手,直接失去了与天下英雄一争高下的实力。而且,经过此事,少林对内是各种猜疑,对外是不敢轻易招收弟子,导致人才培养出现极大问题,导致数十年少林寺也没有培养出有影响力的人物。

故而,在射雕时代,少林失去了第一次振兴的机会。

第二,少林内部过于谨慎,斗酒僧未能在江湖发挥影响力。

可以说,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之时,少林其实是有一位高手,那就是斗酒僧。但是,斗酒僧姓谁名谁却无人可知,他的实力绝不在王重阳之下,但是江湖影响力却是天壤之别。

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以后,斗酒僧与王重阳斗酒并赢了他,随后,王重阳答应将《九阴真经》给他参阅。斗酒僧参阅九阴以后,发现《九阴真经》偏阴柔,随后,他反其道而行之,创作《九阳真经》。

斗酒僧的武功境界和天赋都是极为少见的,但是他却未能扛起少林的重任,一生寂寂无名,只是留下一部影响深远的绝世秘籍。

他不说自己姓名出身,只说一生为儒为道为僧,无所适从,某日在嵩山斗酒胜了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得以借观《九阴真经》,虽深佩真经中所载武功精微奥妙,但一味崇扬“老子之学”,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尚不及阴阳互济之妙,于是在四卷梵文《楞伽经》的行缝之中,以中文写下了自己所创的“九阳真经”,自觉比之一味纯阴的《九阴真经》,更有阴阳调和、刚柔互济的中和之道。(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六回)

当然,斗酒僧的寂寂无名自然是受到少林内部的影响,因为此时少林仍未摆脱火工头陀的影响,内部过于谨小慎微,不让僧人在江湖走动,更不愿意看到他们在江湖上扬名立万,所以,斗酒僧虽然武功高强,创作的《九阳真经》也不敢公之于众,反而是藏在《楞伽经》中,直到五六十年后被觉远大师学会并浮现于江湖。

可以说,以斗酒僧的实力和武功,绝对能让少林寺振兴,可是少林寺内部的谨小慎微导致扫地僧寂寂无名。

第三,少林固守成见,错失一代宗师张三丰。

张三丰本是少林觉远大师的徒弟,却没有纳入少林正式弟子,跟随师父觉远,少年张三丰也修炼了一部分“九阳神功”,也学了一些武艺。可是,少林寺因为火工头陀之事,规定寺内弟子不得私学武艺,所以张三丰也算是犯了大忌,最终不得不逃离少林。

经此一役,少林寺的武学竟尔中衰数十年。自此定下寺规,凡是不得师授而自行偷学武功,发现后重则处死,轻则挑断全身筋脉,使之成为废人。数十年来,因寺中防范严密,再也无人偷学武功。(三联版《倚天屠龙记》第二回“武当山顶松柏长”)

张三丰在离开少林以后,在武当山大彻大悟,最终领悟到“以柔克刚”的武学至理,随后创立武当派,并一手将武当派带到与少林并肩的高度。

张三丰作为一代武学宗师,他的武功绝对是“射雕三部曲”第一人,而且发明了“太极”这种高深武学,对日后江湖格局影响深远。

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三联版《倚天屠龙记》第二回“武当山顶松柏长”)

可以说,少林寺的保守和不珍惜人才让张三丰离开,若是张三丰留在少林,那么绝对让少林强盛百年。只可惜,少林的条条框框让少林失去了三次强盛的机会。

少林为何是中原六大派之首,少林错失三次振兴机会(1)

可以说,火工头陀事件的爆发就是一个“蝴蝶效应”。他本是一个低微之人,可是被虐待导致他的心态发生极大的变化,他想要反抗和复仇,最终引发少林大难,更导致少林上百年没有振兴。

由此可见,一个不经意的小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着实让人警醒。

当然,这一切归根到底也是因为少林本身的制度漏洞导致。少林没有觉察到下层僧人存在的“虐待”问题,而且少林诸多的条条框框归根到底就导致少林谨小慎微,盲目排在,这必然导致人才的流失,最终少林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不知秦汉无论魏晋”,错失一次次复兴的机会。正如清朝乾隆皇帝享受太平盛世而闭关锁国,最终的结果就是积贫积弱,丧权辱国。

少林虽为千年古刹,却始终被名声所累,一直说“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就是少林足以骄傲的资本,这也助发了少林的小家子气。而心胸狭窄之辈注定让少林缺失了崛起的机会。

空闻听了,沉吟良久,说道:“我少林派七十二项绝技,千百年来从无一名僧俗弟子能练到十二项以上。张真人所学自是冠绝古今,可是敝派只觉上代列位祖师传下来的武功太多,便是只学十分之一,也已极难。张真人再以一门神功和本派交换,虽然盛情可感,然于本派而言,却为多余。”(三联版《倚天屠龙记》第九回“七侠聚会乐未央”)

堂堂少林掌门都始终自家武功之多,自满之意溢于言表。这种盲目排外的心态注定难成大气,更可悲的是少林始终都是高高在上,趾高气扬。

可以说,火工头陀事件爆发,是少林隐患的爆发点,可惜少林未曾意识到。少林一味趋于保守,不允许任何人在少林私学武功。而觉远大师又私自传授了徒弟张君宝武功,犯了少林大忌,最后他们不得不逃离少林,觉远大师最终力竭而亡,临终前诵读“九阳神功”让郭襄,张君宝和无色禅师深为受益,也无意中成就了三大门派!

火工头陀对江湖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无意中促使了江湖的重新洗牌,这也导致江湖各种势力的兴起。

可以说,“九阳神功”的出现促使了少林的中兴,也让少林有了重新崛起的机会,不然,火工头陀对少林造成的伤害将会更加持久。

江湖浮浮沉沉,世人熙熙攘攘。

三次错失崛起的时机,少林的百年沉沦表面是火工头陀引发,实际上还是少林狭窄的作风导致。一个武林第一门派,却始终没有第一大格局,注定是被超越,武当的崛起对其产生挑战是必然!

少林为何是中原六大派之首,少林错失三次振兴机会(2)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