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思想国

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你如何看待专业课小组合作)(1)

01

小A就读的专业是实践课偏多,几乎每一门必修课都需要外出实践完成作业。每位老师要求的合作小组的人数不一,但小A所在的组员很固定,虽然时有增减,核心的成员依旧是那几个。

面对结课周蜂拥而至的小组任务,小A很苦恼,因为他发现,好几个小组作业,都变成了他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我真的很无语,我也不是组长,偏偏就操着组长的心。”小A嘴上抱怨着,手里还是在忙活个不停。他需要将小组作业进行整合和写结论报告。

“那他们是完全不参与吗?”

“不,有时候我会分配好任务让他们完成,或者规定好时间什么时候外出,他们都会完成。但是他们完成的水平,真的太低了,就是感觉在白费功夫。”小A 很困惑,为什么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儿,他们都能搞砸。

“所以每次临到交作业,我不得不靠自己,重头搞一遍。”小A叹了一口气,继续忙碌着。

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你如何看待专业课小组合作)(2)

其实小A的组员也并非完全不参与,他们的内心或许更依赖小A,也会听他的分配。但鉴于部分组员思想上的消怠,以及还有一部分组员确实能力不够的情况,小A的团队就成了如今这般,一溃即散。亦或者是小A个人带着“有色眼镜”,因为小组成员的某方面能力不行而忽视了另一个优秀的方面。无法肯定,两方都保持着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唯一肯定的是,小A的团队真的很缺乏沟通。

02

与中小学终日在校园里活动不同的是,大学的很多专业课都需要外出实践来结课,真正把理论融合到实践中去。即便是理论课多的专业,也免不了为了学分而去参加比赛。而这其中,小组和团队总是会如影随形的成为了一个定性的要求。

可经过合作才发现,似乎本是团队协作完成的任务,其他人却没什么参与感了。

要么是有的组员没有足够的能力,思想很积极,但总是在团队里做着无用功;要么是会找各种借口推脱,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消极怠工;要么是干脆全程不参与,一到关键时刻就玩儿起了失踪……

渐渐地,好几个人的团队,只有两三个人在做实事。更有甚者,仅剩下一位被迫做起了全组任务。

并且迫于其他团队已经固定了人员,加上大家都是熟人、同学和好友,不好意思因为这样的“小事”撕破脸皮去拆队,这个团队只能在这样的组成成员里继续奋斗下去。然后完成报名几个人,实际一个人的团队作业。

这也是为什么,比起团队协作,那么多人都更乐意接受孤军奋战。

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你如何看待专业课小组合作)(3)

03

其实团队协作比起单干而言更考验能力,逃避团队协作的人更多的是在逃避与他人的沟通。因为一项团队任务中,从队长到队员,沟通好都是首要的。

一个成功的团队,里面的每一个人起码都是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的,无论是主动去沟通,还是被动被沟通,才能与那么多人达成平衡的协作。

不仅如此,对队员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大学小组问题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是按照能力选人组队,而是按照关系。有时候可能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小组,在面对分歧时,往往会十分尴尬。

选择关系还是选择能力,在组队前,一定要仔细斟酌。

做好团队工作,其实是在培养沟通协调甚至领导能力,也是在考验自己的心性和鉴别能力。能在一个校园甚至一个班级就读,大家的水准当都在同一水准的,没有哪个组员真的差到一无所长,更多的还是看团队是否齐心,又是否愿意鼓励消极的同学积极协作。

即便真的是对一盘散沙的团队无能为力,无奈之下将自己发展成小组的全能型选手,结果也不会太差。至少比起其他人,自己的收获和积累都是实打实的存在。

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你如何看待专业课小组合作)(4)

所以,面对小组合作,无非两种结果,哪一种都有收获,哪一种都是成长,不要下意识地逃避,也不要错误的将自己置身事外。

-END-

作者 | 贾鑫

编辑 | 李玲

审发 | 王龙龙

本文系青小小微信(ID:zqwqxx)原创

转载请留言注明出处

来源:青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