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9日(农历大年初五),对四川南充市仪陇县丁字桥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全村的男女老幼齐聚在村口的广场上欢声笑语,一起迎接着“恩人”的到来。

早在几天前,村委书记就把这一消息通知给了大家伙,所有人的心里都非常激动,因为这位“恩人”就是从村里走出去的,24年前他外出创业的时候,身无分文,还是村民们东拼西凑才为他凑够了70块钱的路费。

不过事在人为,经过多年的打拼,他已经成为了亿万富豪,这次趁着过年,他就想着回到村里报答一下乡亲们的恩情,为了能圆乡亲们的“飞天梦”,他甚至还专门开来了一架直升机。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

这位乡亲们口中的“恩人”就是天地集团的董事长郑大清。

“不甘贫穷,要过好日子”

郑大清,于1959年2月出生在仪陇县丁字桥村的一户贫苦人家,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在改革开放前发展极为缓慢,而郑家包括郑大清在内又有着七个孩子,生活更是经常揭不开锅。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2)

郑大清

因为营养不良加上缺乏教育,孩提时代的郑大清因为开智较晚,成为了村里有名的“傻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郑大清也一度产生了自卑。

好在郑大清有一个温良的母亲,她格外地疼爱这个体质瘦弱的小儿子,哪怕生活再苦,母亲都会想尽办法给郑大清弄些吃的,还经常教导他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少年时期的郑大清逐渐变得坚强乐观,他开始帮着父亲干农活,帮着母亲料理杂务,个头虽小,但年纪轻轻就掌握了不少的生活本领,性格上也比一般的孩子要早熟一些。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3)

郑大清

面对着拮据的生活,郑大清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在内心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多赚钱,“不甘贫穷,要过好日子”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1977年,刚满18岁的郑大清为了能够走出大山,便主动参军入伍,来到了部队,当了一名铁道兵,因为出身农村,有一把子力气,而且为人勤劳朴实,所以入伍没多久就因表现突出成为了新兵班长,后来还带领全班荣获了集体三等功一次。

按照郑大清的能力,他完全可以在部队干个十年二十年,但就在五年之后,我国由于军队体制改革,铁道兵被划入了铁道部,数十万的铁道兵战士光荣退伍回到了家乡,郑大清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4)

郑大清

而就在郑大清当兵期间,他的母亲因为患了重病,家里没钱医治,不幸撒手人寰,临终前,母亲握着郑大清的手一直在呼喊着他的名字。

母亲的去世让郑大清清醒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和自己家一样的穷人,而贫穷很是要命,如果自己以后不能赚钱养家,类似的悲剧还会再次发生。

于是,退伍回到家后的郑大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出大山,到外面创业,赚钱养家,干一番事业,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5)

郑大清

一开始,郑大清通过和部队里学生兵的交流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他想着勤奋学习,将来当一名作家,可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个幻想,因为只上过几年小学的他基础太过薄弱。

为了生活,郑大清不得不和当时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开始了艰难地打工生涯,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来到了南充市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干活。

拌水泥、搬砖、打夯、砌墙等一系列的工地施工他都干过,而且都是努力做到最好,包工头对此很是满意,不仅如此,郑大清毕竟上过学,他开始利用闲暇的时间专研起了与建筑有关的知识,学起了设计和施工的一些方法,几个月下来,他就能和工地的建筑师说个一二。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6)

郑大清

郑大清觉得凭借自己学到的知识,完全可以到外面干一番事业了,于是就在1985年春节刚过,他主动辞别了家人和乡亲,乘坐火车前往了新疆的乌鲁木齐。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家里实在太过贫穷,竟连一分钱创业本金都拿不出来,而他前往乌鲁木齐的70元车费还是好心的乡亲们东拼西凑后无偿交给他的,乡亲们都觉得这个孩子有志气。

不过有人会问,他不是打了一年多工了嘛,应该有点积蓄的,事实上,郑大清确实挣了一些钱,但这些钱连他自己的开销都只能勉强满足,更不用说为了照顾父亲,他还把剩下的钱寄回了家里。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7)

郑大清

郑大清见到乡亲们的慷慨相助,心里很是感动,在前往乌鲁木齐的路上,他心里暗自发誓:“等将来挣了钱,一定要好好报答乡亲们!

坎坷创业路,贵在坚持

经过几天的长途奔波后,郑大清顺利地站在了乌鲁木齐的街头,3月份的新疆天气还有些寒冷,此时的他身上只剩下一床当兵时的旧棉被和一块两毛钱的现金。

独自行走在大街上,人生地不熟的郑大清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慌张,反而向来往的行人透露着乐观和自信,这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得益于母亲当年教导的结果。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8)

工地工人

边走边打听,郑大清很快就来到了水磨沟工地,这里是来之前曾在乌鲁木齐打工的邻居给他介绍的,包吃包住,一个月还有五块钱的工资,这在当时已经是十分优厚的待遇了。

郑大清便在这里干了起来,因为懂得一些建筑学知识,操作时很容易上手,而且他还会主动教一些新来的工人,不久就当上了工地的班长。

郑大清十分节省,平日里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之外,他从不多花一分钱,一年下来就积累了足足1700余元的工资,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9)

郑大清

有了钱之后,郑大清没有选择回家娶媳妇,而是做了两件在工友们眼里都很是诧异的事,第一件就是继续学习更加系统的建筑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

而另一件则是让一位回家的四川老乡给丁字桥村的村民捎去一封信,信上除了表达问候之外,就是让村里年富力强的农民来到新疆跟自己一起干,共同致富。

经过一个月的酝酿,郑大清的手里已经有了40多个农民工,于是,他果断地离开了工地,自己做起了包工头,开始在乌鲁木齐当地承包一些小的建筑工程。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0)

郑大清

然而,起步阶段往往是最困难的,一连串的不幸遭遇更是让郑大清的创业之路雪上加霜……

原来,郑大清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手接连在当地接了好几个小的工程,起初还很顺利,大家的收入都有了保障,但时不时就会出现承包商卷款跑路的行为,这导致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最严重的一次还是发生在过年前,因为经验不足的原因,干了几个月的建筑工程,工期也顺利完成了,可新的老板又跑路了,这让郑大清和手下的农民工都很是生气,因为大家都指望着赚了钱回家过年。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1)

工地

而作为包工头的郑大清自然要承担更大的压力,一些农民工纷纷开始对他进行了指责和说三道四,当然,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向郑大清索要工资。

郑大清本就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况且这些农民工都是自己找来的乡亲们,他当然不会拖欠工资,于是,他只好拿出了自己一年多挣来的积蓄给大家伙开了工资,而他本人再次一穷二白。

幸运的是,农民工们在得知郑大清是拿自己的钱垫付的工资后,纷纷选择了继续跟他干,因为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厚道人,而郑大清依然保持着乐观,继续带大家承包工程。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2)

施工工人

由于有了多次的被骗经验,郑大清在谈合同时变得十分严谨,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被骗的情况,而他的队伍规模和收入也不断提高,到了1990年的时候,他的个人资产已经滚到了70余万元。

钱多了,眼界自然也就跟着高了起来,郑大清不满足现状,而是在煤矿、商场等热门行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他想着一夜暴富,可现实还是给他破了盆冷水。

常言道,术业有专攻,彼时的郑大清除了建筑以外,其他行业都十分陌生,所以没过多久他的投资就都打了水漂,好在他没有选择固执下去,而是在冷静的分析过后,做出了一个理性的决定,那就是成立公司,按部就班地发展业务。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3)

郑大清

1995年,郑大清在新疆乌鲁木齐正式成立了天地实业贸易有限公司(天地集团),并且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将其发展成为了当地著名的一家民营企业。

而在经营的过程中,郑大清也不再冒进,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总是先组织专业的团队进行学习,等摸清里面的门道后才投资进去,以确保有利可图。

渐渐地,到了2008年底的时候,天地集团已经涉足了地产、建筑、超市等多个行业,郑大清本人的财富也累积到了数十亿元,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豪。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4)

天地集团部员工

乡亲们口中的“恩人”

创业成功后的郑大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报乡亲们,2001年11月,在离家十数年后,他悄悄地回到了乡里,当经过一座儿时上学路过的独木桥时,郑大清的心里非常难过。

因为这座桥已经过了几十年了还是当初那般模样,千疮百孔,年久失修,于是,决定回报乡里的他第一时间就找到了仪陇县的县委领导,并且向领导询问了县里有多少座这样的桥。

“整整69座,唉,主要是县里资金也比较紧张,等以后富裕了再谈修桥的事吧……”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5)

郑大清(右)

面对着领导的叹息,郑大清当即捐出了700万元给仪陇县用于修桥,为了表示对母亲的尊崇,他专门向县政府建议把这些桥统一称之为“慈母桥”,县里的领导对他的义举感到非常的欣慰。

除了修桥之外,郑大清还在县里捐建了5所希望小学,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可以有学上,还捐建了几百万给当地的工厂,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当然他回报力度最大的还当属丁字桥村的乡亲们。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年,乡亲们合伙给他凑齐了70元的路费,而如今他已是亿万富翁,当然不会忘了大家,自从2003年起,他每年都会给丁字桥村7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200至300元的养老金,直到现在从未间断。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6)

每当逢年过节,郑大清也会让助理给乡亲们带些实用的家具和新疆的特色美食,至于村里家庭困难的村民,他也总是毫不吝啬自己的帮助,丁字桥村的村民都为村里出了个富豪感到自豪,一些老人还把他称为“恩人”。

不过由于郑大清的各种义举都十分低调,所以社会上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慈善行为,直到开篇提到的2009年的那次。

这年2月9号,一架贴着“向家乡父老乡亲拜年”的直升机平稳地降落在了丁字桥镇希望小学的操场上,刚到知天命之年的郑大清回到了家乡。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7)

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关心着丁字桥镇丁字桥村的发展,看到家乡的面貌越来越好,他的心里也非常开心,此行就是为了与大家一起分享新春的快乐。

郑大清刚到村口,就被乡亲们围了上来,各种赞美的声音持续不断,他也没有任何的架子,轻松地和大家闲聊了起来。

到了中午,村口的广场上摆好了多达130桌的坝坝宴,这是郑大清专门安排的,为的是回报乡亲们的恩情,就餐期间,他还安排了文艺演出和一些其他的娱乐活动,所有人都很高兴。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8)

整场活动的高潮发生在午餐结束之后,郑大清亲手将2000到6万元不等的现金红包挨个地分发给了乡亲们,除此之外,他还专门为乡亲们准备了总价值300余万元的各色家具,并让员工挨家挨户地送到了乡亲们的手中。

我已经从大清这里领了11年养老金了。今天又领了6万元,大清是我们的大恩人啊。”丁字桥村七组82岁的周家玉老人拿到红包后激动地说道。

面对乡亲们的夸奖,郑大清却一直真挚地表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要不是当初大家帮了我,哪有我的今天,是我应该谢谢乡亲们!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19)

下午的时候,一些渴望飞上蓝天的村民们在体检合格以后,还专门登上了郑大清安排的带来的直升机,专业的飞行员带着他们围绕着丁字桥镇的上空盘旋了许久,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飞机,大家心里兴奋极了。

这场活动足足持续了三天,而郑大清总计花费了1500余万元人民币,对此,他丝毫没有在意,因为他觉得这是值得的,以后有时间他还要再来看一下乡亲们。

除了回馈乡里之外,郑大清还积极地在全国范围内做着公益事业,仅在2006年一年的时间,他就主动向社会上的各个慈善机构和需要帮助的困难团体捐助了2070万元的人民币,还因此获得了慈善爱心企业家的称号。

穷小伙被大姐救济20年后回来报恩(村民凑给穷小伙70元路费)(20)

在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郑大清笑着说道:“我也是一个打工仔成长起来的,现在富裕了,当然不能忘记那些仍然身处穷困的人们,慈善事业我要一直干下去!

谨以此文为像郑大清这样的良心企业家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