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洁精挤得越多、碗筷洗得越干净,洗完的盘子摞起来叠放进碗柜,一块抹布擦完碗筷擦台面……这些错误的洗碗方式会导致大量细菌滋生,轻则使人闹肚子,重则中毒。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更要注意饮食安全。下面7个洗碗雷区,你踩中了几个?

洗碗滋生细菌的危害(洗碗时做这七件事)(1)

1 碗筷长时间泡着不洗

如果脏碗筷长时间泡在水里,食物残渣就会持续发酵,使细菌快速繁殖,带来健康威胁。

正确做法:炒完菜后,趁炒锅锅底还有余热时加温水清洗,轻松去油污;吃完饭后及时洗碗。

2 洗洁精直接挤在碗筷上

有人觉得把洗洁精直接抹在碗上,去油污效果更强。但其实,这样做会导致碗筷上有有毒的化学物质残留,一旦冲洗不干净,下次使用碗筷时就会把洗洁精吃进肚子,引发腹泻等肠胃不适。此外,挤太多的洗洁精会造成水污染,冲洗他们还会浪费水资源。

正确做法:滴几滴洗洁精到装有水的碗里,用洗碗布蘸着稀释后的水来刷碗,冲洗后放在一边,最后用清水冲干净并控干。

3 油和不油的脏碗都摞在一起

把不油腻的脏碗和油腻的脏碗堆放在水池里,会使碗的内外都沾上油,增加刷洗工作量。

正确做法:将碗盘分类放,盛粥、凉菜等没有油的碗,应趁着水分没干,立刻冲干净,然后再用洗洁精清洗油污碗盘。

4 一块洗碗布擦所有

一些人家里的洗碗布成了“万能布”,擦完碗又去擦桌子、灶台。使用后只是冲洗拧干、不消毒,并且几个月也不换一块新布。这会使污染面积扩大,碗盘遭到间接污染,滋生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烈性肠道致病菌。

正确做法:洗碗布专用,擦桌子的、擦灶台的、擦水池的、洗碗的全部分开。一个月更换一次。每次洗过碗之后,用两三滴洗洁精清洗碗布,并彻底晾干,避免微生物繁殖。

5 碗盘没晾干就放进碗柜

如果碗盘没晾干就放进碗柜,会有大量细菌滋生。由于碗柜的环境是封闭的,厨房温度又高,碗盘上一旦有食物残渣和积水,细菌就找到了自己的“福窝”,疯狂生长。

正确做法:等碗盘晾干后再收起来。此外,锅铲、筷子、砧板等也建议放在可沥水的置物架上。

6 碗盘叠放在碗柜里

洗完碗后,有些人会习惯性地把碗和盘子摞起来,但这样的摆放方式会有二次污染的风险。有研究实验发现,叠着放餐具细菌会比立着放餐具细菌多出70倍,使用这样的餐具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隐患。

正确做法:立着放碗盘等餐具。

7 把洗碗机当作碗柜使用

一些购置了洗碗机的家庭,不及时将碗筷取出,是把洗碗机当作碗柜来用。由于洗碗机内部是一个相对密闭的潮湿环境,长期把它当储碗柜,细菌滋生的情况会更加严重,同样让碗盘受到二次污染。

正确做法:在洗碗机程序结束后,及时把碗筷取出,自然晾干放置在干燥的碗柜里存放。

洗碗的正确方式,你学会了吗?

编辑:杨宜修、宁平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