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多孔介质燃烧器整体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在锌冶炼行业中的应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月7日,在韶关举行的“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在锌冶炼加工行业的开发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上,发布了上述信息。

松山湖实验室公开项目(达国际领先水平)(1)

在锌冶炼行业应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次活动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

评价会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的多位有色金属冶炼与环保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持评价会。

现场,多孔介质燃烧技术项目研发团队技术总监任志恒博士向专家组报告了该技术的研发历程以及在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的应用和示范情况。

据了解,多孔介质燃烧技术是一种气体燃料和氧化剂预先混合后进入多孔介质并在其孔隙内或表面进行燃烧的最新一代国际先进燃烧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燃烧方式存在的高能耗、氮氧化物排放超标、金属易烧损等行业痛点问题,可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石油石化、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专家组一行在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应用现场,实地观摩考察了该项技术的应用示范情况。根据广州赛宝认证中心和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东莞检测院第三方现场测试,多孔介质燃烧器的平均节能率为32%,氮氧化物排放浓度17mg/m³,一氧化碳排放浓度小于10mg/m³。

记者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获悉,多孔介质燃烧器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远低于当前的行业标准。现场,经过对技术报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和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在锌冶炼行业中的应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组长柴立元院士指出,团队开发的国内首台(套)智能化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展现出巨大的技术优势,为燃气高效清洁利用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希望该项技术尽快在有色金属全行业推广应用。

松山湖实验室公开项目(达国际领先水平)(2)

为从“产品”转换为“商品”奠定坚实基础

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

本次评价会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院士、常务副主任陈东敏教授、首席科学家付超研究员,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余刚,副总裁郑金华,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党委书记、厂长钟勇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政府与企业界的代表百余人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技术成果的最新进展。

“该项技术在韶关冶炼厂全面应用,每年可节省燃气750万m³,减少锌渣量1600余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13000余吨,降低直接生产成本超过3000万元。”余刚表示,多孔介质燃烧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

从行业分析,多孔介质燃烧这一绿色低碳技术在有色金属领域的全面推广应用,将有效解决全行业普遍存在的NOx高排放、高能耗等痛点问题,实现工业“节能”与“减排”协同迈进。

余刚对此寄予厚望,中金岭南公司希望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王恩哥院士指出,双方应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实验室与行业头部企业开展更广泛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和联合创新,促进传统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与高质量发展。

本次科技成果评价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发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在有色金属领域完成了从“样品”到“产品”的转化,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充分认可,为下一步实现从“产品”转换为“商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松山湖实验室公开项目(达国际领先水平)(3)

【延伸阅读】

将加快推进在黑色金属、化工、陶瓷、电子等行业应用

这不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多孔介质燃烧器第一次产业化成果落地。今年3月,松山湖实验室多孔陶瓷团队基于碳化硅多孔陶瓷材料开发的多孔介质低氮燃烧器,已在山东东营胜利油田稳定运行1年时间,经受气温等多种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考验,迎来多孔介质低氮燃烧器在油田领域的产业化落地。

当月,胜利油田分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专家组对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发的多孔介质低氮燃烧器在油田的试用效果及应用前景召开了论证会。

结果显示,经技术检测中心的现场测试,无论是油田最为关注的环保达标,还是能效提升方面,多孔陶瓷团队都获得绝对优势。

其中,在环保方面,现场油井低氮燃烧器配套加热炉中,松山湖多孔介质燃烧器配套加热炉烟尘排放4.18/m³,SO2排放8.0mg/m³、NOx排放23.40mg/m³三项指标均稳定达标,且按照氮氧化物排放指标上限50mg/m³的标准,也是唯一满足氮氧化物排放标准要求的厂家。

“如果把技术比喻为一粒种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种子选择一个适合生存的土壤,落地到一个一个具体的产业中来,让技术成长起来,在不同的行业里开出千姿百态的花朵,结出形态各异的果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付超研究员表示,在东莞,在松山湖所推进的中试工作,就是要把种子变成果实。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多孔陶瓷的规划中,2021年预计申请100件专利,在推广应用方面,将全力完成产品在油田、有色金属、机制砂等行业的推广应用,并实现产品在黑色金属、化工、陶瓷、电子等行业的新应用。

付超表示,碳化硅多孔陶瓷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和环境等领域,大量节省能源消耗,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文字:张华桥

摄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东昌

本文来自【东莞时间网-i东莞】,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