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吉林网讯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上世纪70年代,由和龙市文工团首次演绎的《红太阳照边疆》,在延边地区乃至全国掀起传唱热潮,成为了永恒的红色经典1972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百花争春》专门收录了这首歌曲今年7月16日,视察延边时,在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村委会看到一支老年舞蹈队正伴着《红太阳照边疆》的旋律翩翩起舞说,几十年前,他当村支部书记时,广播里每天都放这首歌,非常熟悉今天来到了海兰江边,歌中所唱的就是这里 如今,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漂亮姑娘、帅小伙已变成花甲老人,但那段激情岁月、那些真挚情谊、那种艰苦环境中磨炼出的坚强意志,早已成为他们每个人生命中难以抹去的珍贵记忆书记视察延边,专门来到他们当年创作演出的地方,更让他们激情澎湃,感慨万千8月8日,《红太阳照边疆》的创作、表演原班人马——和龙文工团的老演员们延边重聚,忆往昔、话今朝,情深意长他们表示,要为祖国和家乡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余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红太阳再照边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红太阳再照边疆(红太阳照边疆再耀边疆)

红太阳再照边疆

新吉林网讯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上世纪70年代,由和龙市文工团首次演绎的《红太阳照边疆》,在延边地区乃至全国掀起传唱热潮,成为了永恒的红色经典。1972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百花争春》专门收录了这首歌曲。今年7月16日,视察延边时,在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村委会看到一支老年舞蹈队正伴着《红太阳照边疆》的旋律翩翩起舞。说,几十年前,他当村支部书记时,广播里每天都放这首歌,非常熟悉。今天来到了海兰江边,歌中所唱的就是这里。 如今,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漂亮姑娘、帅小伙已变成花甲老人,但那段激情岁月、那些真挚情谊、那种艰苦环境中磨炼出的坚强意志,早已成为他们每个人生命中难以抹去的珍贵记忆。书记视察延边,专门来到他们当年创作演出的地方,更让他们激情澎湃,感慨万千。8月8日,《红太阳照边疆》的创作、表演原班人马——和龙文工团的老演员们延边重聚,忆往昔、话今朝,情深意长。他们表示,要为祖国和家乡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余热。

◆割舍不断的战友情

“一定要聚会!几十年的变迁,我们都老了,但当年的青春回忆却越来越清晰,想见老战友的情感也越来越迫切。早在书记视察光东村之前,我们就在筹备聚会,来了,还专门提到了《红太阳照边疆》,让我们更加激动,更加自豪,于是我们决定借这一东风再聚首。”时任和龙文工团团长的王文礼向记者介绍说。

老演员们听说聚会的事情后都很激动,早早就买好了机票、车票,有的人甚至不远万里从国外赶回来参加聚会。大家都说,当年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一起排练、一起演出的战友情谊太让人难忘,太让人难以割舍。

拥抱、握手、问候……8月7日,来自韩国、美国、法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辽宁等地的老演员们欢聚在延吉长白松宾馆,回忆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哟,这不是当年的胖妞儿姐吗?”“妹妹,可想死我啦,你现在可好?”说着说着,两人眼含热泪地拥抱在了一起。被称作“胖妞儿姐”的张信玉当年是一名上海知青,被选拔到和龙市文工团时毫无演出基础,但她十分要强,每天刻苦训练,最终成长为一名说、唱、跳、演都十分优秀的杰出演员。与她亲切相拥的是文工团演员孙秀云。那时,她们都是文工团的骨干,一起上山下乡体验生活,一起艰苦排练,一起搭台演出……“我们都好多年没见面了,挺想念的,今天再见面,简直比见到亲姐姐还亲。”“为了这次等待了40多年的聚会,我天天都在掰着手指算。”来自辽宁的吕艳辉喃喃说道:“这么多年的期待终于成真了,在这个岁数能见大家一面,这辈子就够了。”

◆“丰收歌”红遍全国

40多年过去了,容颜已老,记忆犹新。聚会第一天,老演员们通过大屏幕共同观看了筹备组制作的老照片资料。每当画面上闪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叫出他的名字,想到那些都是40多年前的照片,大家心中涌出一种莫名的感动。虽然历经40年的风雨、40年的沧桑,但他们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演出花絮、训练场景。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舞台、青春的光景。

8月8日一早,再次聚首的60余位和龙文工团的老演员们乘车前往他们当年创作、演出的地方——和龙市勇化乡兴化村。车子刚一启动,大家便在团长王文礼的带领下,高声唱起了那首传唱了40余年的《红太阳照边疆》,不少老演员一听曲调就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年过八旬的老团长金兴彬感慨地说:“可惜《红太阳照边疆》的词作者韩允浩老师和原唱黄仁顺老师都已过世,曲作者金凤浩老师也因身体不适没能前来参加这次聚会。当年大家一起下乡体验生活,一起创作,那情景至今都在我眼前。”

原来,和龙文工团有一个好传统,演员们会在空闲时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和老乡一起劳动、交流搜集素材。回到团里后,大家会坐到一起举行一个交流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把搜集到的素材讲给大家听。然后,团里的创作人员再把他们认为好的故事挑出来加以创作和艺术升华。

正是在这种平和的交流氛围下,当年的和龙文工团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响誉国内外的优秀作品。《红太阳照边疆》正是在这种创作氛围下诞生的。

《红太阳照边疆》最初是一首“丰收歌”。1964年,我国农业状况开始好转,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了秋季大丰收活动。为了鼓舞农民,上级要求金凤浩写一首“丰收歌”,在和龙地区广泛传唱。金凤浩经常深入农村,写起来自然很有感觉。谱完曲,经韩允浩填词,再由文工团的演员演唱,这首歌立刻在和龙各地传唱开来。很快,附近地区也开始传唱起这首曲调美妙的歌曲来。随后几年,这首歌长盛不衰。1968年,有关部门发现了这首少数民族歌曲,由韩允浩重新填写了歌词,将其正式定名为《红太阳照边疆》。这首带有民族韵味的优美歌曲立刻在全国走红。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那时候,演出环境特别艰苦,冬季,我们在没有取暖设备的俱乐部、大仓库和学校教室里演出,手都冻得伸不开。”对当年演出的艰苦情景,一名老演员仍记忆犹新。

和龙文工团成立于1957年3月,成立初期,条件非常艰苦,演员们都是背着行李和道具,走村串屯,吃住在老乡家里,白天和老乡们下田劳动,晚上为老乡们演出。每到一处,老乡们都会热情接待,演出结束后再用牛车把演员们送到下一个村。

1958年,团员李荣渊、金泰国等人到上化村体验生活,把体会到的边疆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淋漓尽致地谱写在了歌曲《党的恩情唱不完》中。这首歌开创了朝鲜族曲艺表演的新形式——老两口对唱,在全州广为传唱,深受延边各族群众的欢迎。之后,根据这种表演形式,文工团的创作人员又相继创作了《老两口逛商店》《老两口逛北京》《老两口照像》等优秀节目。

1979年的冬天,和龙文工团小分队听说,穷棒子沟的两户人家从来没看过演出。演员们当即决定去为他们演出。那里只有两栋草房,年近八旬的朴老汉行动不便,演员们就在朴家的炕头上为两户居民演出。演出结束后,朴老汉含着眼泪说:“这么多年了,我头一次看到演出,就是死了也心甘了。”正因如此,和龙文工团被群众亲昵地称为“炕头艺术团”,深受和龙群众的喜爱。

◆重返家乡再登舞台

2006年,经过近百天的征集、讨论和评选,和龙市将和龙精神确定为“崇文重礼、开明博大、自强自立、坚韧不拔”,将歌曲《红太阳照边疆》确定为市歌。

8月8日,经过简单的排练,当年演绎《红太阳照边疆》的老演员们再次登上家乡和龙的舞台,用他们依旧嘹亮的歌声抒发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老演员们一登上舞台,立即找到了当年的感觉,一招一式虽然有些生疏,却依旧有板有眼、生动传神。歌曲前奏一响,参加合唱的很多老演员未开口泪先流,时光荏苒,岁月更迭,青春不复,但心中的激情和热爱依旧,有增无减。

老演员们感慨地说,今天真是太激动了,重返和龙,重返舞台,重返青春!合唱《红太阳照边疆》,让大家仿佛回到了40年前……今后,他们一定常回来、多回来,竭尽所能地为和龙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延边新闻网 编辑 宋云霞)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吉林网官方微信(newjilin),或拨打新闻爆料热线:400-068-0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