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导读】可能大家都知道“程门立雪”的成语,而立于雪中者是谁呢?这个典故说的就是北宋太学博士游酢与好友杨时一道,谒见程颐,程颐正在闭目静坐,他们两人在门外侍立。等程颐醒来,不觉门外已雪深三尺,因而留下“程门立雪”的佳话。游酢拜师程颢、程颐,并将理学传入传于福建,为闽学的创始者,誉为“闽学鼻祖”。嘉禾书院院长刘辉先生为我们解读北宋著名理学家游酢在理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和影响。
福建建阳因朱熹集理学思想文化之大成而成为闽学的发祥地;北宋著名理学家游酢则因将中原洛学南传入闽成为开闽学先河者。
游酢是北宋建阳县禾平里(即今建阳市麻沙镇长坪)人。熙宁五年(1072),20岁的游酢行冠礼之后,离开长坪,慕名赴洛阳拜见明道先生程颢。程颢是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先生对这位风华正茂的弟子十分赞赏,便断言“其资可以进道”。同年八月,程颢出任河南扶沟县知县,特意举荐游酢任该县教谕。从此,游酢学有专攻,成为福建闽北最早接受“洛学”的学者。
元祐八年(1093)游酢已是进士出身的太学博士,仍好学不辍。这时程颢已辞世。这年冬天,游酢为了进一步探索孔孟理学思想,便冒着大风雪偕好友杨时一起到洛阳拜伊川先生程颐为师。游酢、杨时来到程家时,正巧先生在瞑目静坐,两人见状,不敢贸然惊忧先生,恭敬地侍立一旁静候。待先生醒来时,天色已晚,先生叫他俩改日再来,待他俩走出门外时,雪积一尺多深。这就是尊师重教“程门立雪”的典故。游酢正是凭着这种勤勉好学的精神,尽得理学的真谛,成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游酢学成南归,悉心传授理学,使理学得以南传,“中兴于南”与后来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师承关系,被尊称为“道南儒宗”。
在程门四大弟子中,游酢被列为第一大弟子:“二程得孟子不传之秘于遗经,以得天下,而升堂睹奥号称高弟者,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然)为著。”
游酢传播“二程”理学的主要功绩在于作《明道先生语录》,将程颢平时的言行记录整理成书。以后杨时准备收集伊川先生语录时,也请游酢提供材料,因为游酢占有二程的第一手资料。
朱熹与“二程”生不同时,无缘当“二程”的学生,只能算是再传弟子。朱熹后来成为“集理学之大成者”,其中也有游酢传播理学的功劳。朱熹整理的《程氏遗书》、《伊洛渊源》等书,都采用了游酢整理的史料。
“若非载道来伊洛,安得传心到考亭。”明代学者苏章的诗句,公正地评价了游酢开闽学之先河的历史功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