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又名冬菇、构菌、朴菇等,属伞菌目,白菇科,金针菇属,金针菇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又十分丰富,其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5%,远高于一般菇类,特别是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丰富,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与健康生长,因此又被称为“增智菇”,另外金针菇含含有火锅菌素,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经过实验证明,经常食用金针菇可预防和治疗肝炎,胃肠溃疡,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等病症,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

金针菇瓶装栽培技术(金针菇肉质脆嫩)(1)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金针菇多发生于秋末春初寒冷季节的树桩上,不熟的金针菇一束束玉立挺拔,形态婀娜多姿。洗菌柄黄白相间,细长脆嫩,形同彩丝,菌盖金黄泛光型是铜扣富有弹性和粘性,由于金针菇能在一般菌类和蔬菜不能生长的寒冬季节生长,近年来人工栽培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香菇可以在冬季大量上市,满足冬季市场对菌类的需求,现金针菇的产量仅次于平菇,蘑菇,香菇,任由小兵来介绍一下金针菇的形态特征、生活条件、以及袋栽金针菇的方法:

一、形态特征;

1、菌丝体;这针菇菌丝体是由孢的萌发而成,通常生长在棉籽壳,木屑等培养基中,呈灰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军师的不断生长,相互积集就形成了菌丝体,随着菌丝体的发育,本军师在机制表面互相扭结成团,逐渐形成的实体原基,原基逐渐长大成为子实体,一部分就是扔在机制内维持其营养体的形态和功能。

2、子实体;姑姑子实体丛生,直径一般在1至3.5cm左右,菌盖呈扁半球状,后逐渐平展,最后翻转成波形,菌盖中间厚呈黄褐色,边缘薄呈淡黄褐色,有细的条纹,面上有一层粘性物质,湿润时又黏又滑,干燥时有光泽,菌肉呈白色较薄,孢子光滑,长椭圆形,呈白色或卵白色,

金针菇瓶装栽培技术(金针菇肉质脆嫩)(2)

二、生活条件;

1、温度;真菇是一种低温耐寒菇类,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温度均比一般栽培的菌类要低,适宜金针菇孢子形成和萌发菌丝的温度范围在15至25℃,菌丝的生长温度范围在5至34℃,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3℃左右,温度超过30℃时菌丝就会停止生长;适宜的实体形成的温度范围在5至20℃,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在12至15℃。

2、湿度;金针菇抗旱能力较弱,培养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0%至6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时,菌丝体生长快且不容易感染杂菌,初菇期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至90%,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菇体生长阶段的不同进行调节;另外,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也要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菇棚温度高时湿度要相对调低,以免因高温高湿而发生病虫危害。

3、光照;金针菇是一种厌气性菌类,菌丝体在黑暗的环境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故菌丝体生产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除在诱导原基发生至幼骨发育形成阶段,需要给予适当的弱光照刺激外,其余生长阶段均需处于光线微弱或基本黑暗的生长环境中,这样可以有效的抑制菌柄基部绒毛的发生和菌体色素的形成。从而培育出黄白色或乳白色浅字型的优质金针菇。

4、空气;金针菇生长发育阶段要加强通风供氧,以保证菌丝的健壮生长和子实体的正常分化与发育;如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抑制菌盖的生长,但是不会抑制菌柄的生长,在栽培过程中,可利用这一特性,在子实体生长期,人为的提高子实体生长菇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以便获得柄长、盖小且不开伞的优质金针菇。

5、酸碱度(ph值);金针菇喜欢弱酸性的生长环境,适宜菌丝体生长的Ph值范围在3至8.4,质疑的偏置值在4至7,子实体生长的ph值在6左右。

金针菇瓶装栽培技术(金针菇肉质脆嫩)(3)

三、生产时间安排;

金针菇属于一种低温性菇类,一般11月下旬开始出菇,从12月至第2年2月为最佳的出菇期,这一阶段生长的金针菇品质优良,产量又高,因此人工栽培适宜这段时间应该没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金针菇早熟品种从接种到采收结束需115天左右,采收3至4潮菇,晚熟品种栽培周期需要75至95天,可采收1至2潮菇,在金针菇生产栽培过程中,应先接种早熟种后接中晚熟种。

四、培养料;

1、原料;人工栽培金针菇的原料主要是棉子壳和木屑,棉子壳的盈利呀,价值含量丰富,通气性好,添加适量的辅料即可以获得高产,鱼金针菇没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采用木屑栽培时其营养来源主要依靠辅料来提供,所以木屑培养料中辅料的用量要大,才能获得较高的栽培效果,除棉子壳和木屑外,还可以用睡眠稻壳,稻草粉以及甘蔗渣等栽培金针菇。

米糠和麸皮含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工栽培经金针菇最好又经济的氮源,是人工栽培金针菇最佳辅料,添加辅料时要选用新鲜的米糠和麸皮,凡结团成矿腐败变质的不可使用,另外,用尿素也可代替米糠和麸皮,可以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2、常用的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97%、尿素石膏粉过磷酸钙各1%;

(2)、棉籽壳80%、米糠或麸皮18%、过磷酸钙和石膏粉各1%;

(3)、棉籽壳40%,木屑38%、麸皮或米糠15%、过磷酸钙和石膏粉各1%;

(4)、杂木屑75%、米糠或扶贫23%、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各1%;

(5)、甘蔗渣40%、棉子壳35%米,米糠和麸皮20%,玉米粉3%、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各1%;

五、栽培场所;

最适宜黄色金针菇出菇的温度为13℃。白色金针菇的出菇温度为11℃,温度过低会影响菇类的发生与分化,含量低,品质差;温度超过18℃,人工颜色加深均盖上易产生褐斑, 因此,根据金针菇的栽培特点,人工栽培设施主要应考虑:温度保持在12℃左右,光照强度低于10勒克斯,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至95%,并且还要具有良好的通风透气条件。

金针菇瓶装栽培技术(金针菇肉质脆嫩)(4)

六、人工袋栽金针菇的方法;

1、装袋接种;

选用长35至38宽17cm的聚丙烯或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装料,装料高度约袋带长得3/5即可,装料时要边装料边压时,袋边不要留有缝隙,培养料的表面要平整,然后套上颈圈,用中间打孔的塑料膜和报纸封口,也可以将袋口折两道,直接用塑料绳扎口,装好袋后,按常规方法进行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灭菌后待培养料冷却后开始接种,一般情况下一瓶菌种可接30至35袋, 接种后用无菌干燥的报纸换去潮湿的报纸;如用塑料绳直接封扎的培养袋,要加大接种量,一般情况下每瓶菌种这种20至25袋,接种后袋口紧折一道,袋口不要扎的太紧,以便于发菌。

二、菌丝培养;接种后菌袋把培养室内培养,培养袋袋口向上单层摆放带一袋之间要留有空隙,菌丝培养期间应以保温为主,中午气温是较高时要进行通风,培养室内要求黑暗、干燥、通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30至35天菌丝即可长满袋。

金针菇瓶装栽培技术(金针菇肉质脆嫩)(5)

三、催泪;

菌丝长满袋后,要将菌袋移至菇棚,隆重向整齐摆放,每排横向摆放6至8袋,纵向应该是长短而定,你排中间要留35至40cm长的走道,以便于管理和采收,培养室内的温度范围应控制在13至15℃,如采用自然温度栽培,环境温度偏高时,白天要关闭门窗,夜间要加强通风,有效的利用夜间低温降低棚室内的温度,如果气温偏高,可以抢在寒流到来之前抓紧时间把菌袋移至菇棚进行催蕾,当温度偏低时,应充分利用白天的较高气温,提高棚室内的温度,夜间则要关闭门窗防止棚室温下降,催蕾期间,棚室内的空气湿度要保持在80%至85%,同时,还要经常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湿,通风应结合喷水保湿进行,每日通风2至3次。

四、低温育菇;低温可以抑制骨体的发育速度,提高骨重之间整齐度和分支的形成率,经过低温培育的右骨组织紧密,菌柄粗壮均带成型,有利于形成品质优良的商品菇;因此,菇蕾发生后棚室内的温度应降至8至12℃,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5%至9%,每天要揭膜通风一次,以保证菌袋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另外,还要采取遮光或弱光管理,防止菇体过早着色。

金针菇瓶装栽培技术(金针菇肉质脆嫩)(6)

五、菌柄伸长期管理;

这一阶段棚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11至15℃,棚室内的空气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适当增加菌袋内的氧化碳浓度,这样可以抑制菌盖生长,促使菌柄迅速生长,具体管理方法如下:

1、寒冬季节要注意保暖,避免棚室内的温度降到0℃以下,早晚不可通风;

2、适当增加喷水次数,棚室内的空气湿度要保持在90%至95%,喷水时多向地面喷洒,减少空间喷水,更不可直接向子实体喷水;

3、减少棚室通风量,防止菌盖生长过快或开伞,不要揭开棚膜进行通风,每2天通风一次即可,采收前2至3天应停止通风,减少喷水。

6、采收;当菌柄长至18至20cm时,就要及时采收,过早或过迟采收对金针菇的产量质量均有影响,适时采收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商品菇,

金针菇瓶装栽培技术(金针菇肉质脆嫩)(7)

人工栽培金针菇可采收3至4潮菇,产菇后期,由于金针菇菌丝本身的自然衰退和病虫害的危害加重,再加上气温的升高等等原因,出菇稀少,长势衰弱,继续管理已经没有经济价值,此时要及时进行清料,由于菌糠中残留的金针菇菌丝体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其它的多种营养成分,可用30%至50%无污染的菌糠与新的栽培料混合后再次栽种金针菇,也可用于栽培平菇、草菇、鸡腿菇等菇类。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