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最大的大坝是哪里(荷兰曾打算按照风车造机场)(1)

2017年,一些大胆的荷兰设计师提出可以把机场跑道修成环形,让飞机画着圆圈起飞或降落,这绝对是超级脑洞。且不说这样机场的实用性究竟如何,但就这样的胆略就令人钦佩。说到在机场建设方面开脑洞,绝对是荷兰的传统,早在1949年就有荷兰大师开过这样的脑洞,而且最终还成功了——至少是部分成功了。

1949年,荷兰空港设计工程师冉·德勒特(Jan Dellaert,1893-1960)对于机场布局设计理念开了一次脑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新方案。在他设想的未来机场上,6到10条跑道以棘轮形式围绕着一座主体建筑展开。在机场旁边,是一座高度综合化的交通枢纽——冉·德勒特计划从这里修建连接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的高速公路和铁路。


荷兰最大的大坝是哪里(荷兰曾打算按照风车造机场)(2)

德勒特在50年代的展会上对自己设计的辐射棘轮状机场进行说明。


荷兰最大的大坝是哪里(荷兰曾打算按照风车造机场)(3)

德勒特设计的棘轮状机场10条跑道布局蓝图,黑色为6条待建跑道,暗色为4条未来扩建跑道。

德勒特早年曾加入皇家荷兰空军,后来在1920年担任了史基浦军用机场指挥官。阿姆斯特丹作为荷兰重要客运和货运枢纽城市的地位,让史基浦机场具有不错的商业潜力,从1920年起阿姆斯特丹就试图把史基浦发展成为国际航空运输枢纽。1926年,史基浦被划归阿姆斯特丹市政厅管理,德勒特被任命为机场总经理。此后,史基浦机场开始了大规模扩建和改造。二战结束后,史基浦机场开始现代化改造。1946年,德勒特提交了一份被称作“新史基浦”的机场建设方案。战后德勒特参观过不少机场设施,他深深地为那些高效的交叉任务规划系统所感染,认为传统机场那种跑道平行规划布局的理念应该被彻底摒弃。1949年他提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方案,这个方案中,所有跑道都从中心区域以切线辐射形式布局(有些类似工业零件中的棘轮),初期规划使用6条跑道,未来还可以扩建到10条(直到今天世界上也没有哪个机场拥有如此奢侈的跑道)。普通的机场倘若建有多条跑道,多以近平行或小角度交叉布局,在风向大幅度变化的时候,飞机起降仍免不了受到横风干扰。而按照德勒特的构想,10条跑道以辐射状布局,这样无论风向如何改变,飞机都能根据作业时的风向选择相应的跑道。无论如何,从艺术上看,这样的机场实在具有技术美感。按照当时的估计,建造一座这样的机场,估计需耗资9500万盾。传统机场平行或简单交叉的跑道,都可能导致飞机进近末段航路过于密集,降低机场空域使用效率。冉·德勒特提出这一方案的宝贵之处在于,这些跑道彼此互不干扰,而且飞机可以根据航线具体方向的不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进近方向和跑道。


荷兰最大的大坝是哪里(荷兰曾打算按照风车造机场)(4)

今天荷兰阿姆斯特丹施基浦机场跑道布局图,4条主跑道采用了当年德勒特的规划方案。

新机场的选定地址,位于史基浦堡以西3公里多,当时这里是一片残垣断壁。几经周折,1957年,荷兰政府最终部分批准了这一脑洞大开的新机场方案。3年后的1960年,德勒特平静离世。再过3年,新机场开始兴建,1967年4月28日,荷兰女王朱丽安娜亲自出席勒这座新概念机场的启用典礼。2003年,施基浦机场又增建了Polderbaan跑道,而Oostbaan则是1967年以前遗留的老跑道。直到今天,施基浦机场仍然以独特的设计闻名于世,其原因就在于这座机场能够根据风向风力随时为飞机提供最为有利的起降跑道。虽然荷兰没能全部完成这一豪放却聪明的构想,但其4条跑道却几乎别无二致地按照当年德勒特的构想呈放射状棘轮布置,有效地发挥了多走向方跑道的优势。现代机场非常忌惮的大风天,施基浦机场基本不怕。然而因为跑道太多,在施基浦机场起降仍然需要飞行员谨慎操作,要特别注意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通知你究竟使用哪条跑道,搞清楚那条跑道究竟是“风车”的哪一个叶片,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从空中看,施基浦机场多少能让人联想起荷兰的标志性设施——风车。机场的跑道从机场中央区域向四周呈辐射状沿切线发散,就如同吱呀转动的风车。


荷兰最大的大坝是哪里(荷兰曾打算按照风车造机场)(5)

从空中拍摄的施基浦机场,德勒特的构想至少部分地实现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