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三皇五帝,比如说羲皇伏羲、炎帝神农等都并非是真正帝王,只能说是部落首领或者联盟首领。他们的皇或者是帝都是后人追加的,而到了秦始皇这儿,他统一六国之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便以三皇五帝中的皇与帝合称皇帝,始皇帝作为自己的正式称号,从此皇帝成了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呼。

历史上总共出了408位皇帝(古代共出了422位皇帝)(1)

从创始人秦始皇嬴政使用这个称呼以来,到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22位皇帝。这些皇帝各有各的特色,有后宫佳丽三千人的,也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有昏君有明君,有长寿的也有短命的,在位时间长短自然也不一样。在位时间最短的应当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他原先是金朝的将领,无奈1234年2月8日金哀宗不想当亡国之君。

遂匆忙将皇位传给他,并决定在第二天举行登基大典,不巧大典还没完成。宋军便打了进来,金末帝率军出城作战,结果战死。有推测认为他的皇位没坐够半天,甚至是一个小时,可谓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除此之外唐殇帝李重茂、汉废帝刘贺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一个十七天,一个二十七天。

历史上总共出了408位皇帝(古代共出了422位皇帝)(2)

其实在皇帝这位置上在位时间短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如金哀宗、宋徽宗一般,在亡国之前退位。那么下一位继承人便轻而易举的登上在位时间短皇帝榜,相较之下,在位时间长就比较难了。毕竟在位时间长首要保证两个因素,第一个皇帝本身寿命够长,第二个国家各方面发展较稳定。其次还得底下人不出乱子,没人想要造反,否则也有可能被推下皇位。

历史上总共出了408位皇帝(古代共出了422位皇帝)(3)

如此一来,中国422位皇帝中,在位时间超过五十年的皇帝便寥寥无几。细数起来,也只有五个,他们分别是谁呢?

第一个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他八岁登基,在位时间长达61年。康熙皇帝在位久这点,想必熟悉九子夺嫡的人应该比较了解,毕竟某种程度上这是康熙太长寿引起的。要知道九子夺嫡最根本的因素是太子的位置不稳,而太子位置不稳的原因又是太子长成,康熙还活得好好的。两者自然而然会产生权力之争,于是乎太子被废引发九子夺嫡。

历史上总共出了408位皇帝(古代共出了422位皇帝)(4)

第二个爱新觉罗·弘历,24岁登基,在位时间60年。比他爷爷少一年,可实际上来说他才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掌握权力的时间至少有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之所以在位时间只有六十年,是因着他为不超过爷爷康熙的61年,在60年的时候选择了退位。而乾隆无疑是幸运的,处在清朝最好的阶段,一生没有大病大灾长寿活到了89岁。

第三位汉武帝刘彻,15岁登基,在位时间55年。刘彻是有丰功伟绩的,但他与康熙有点相似,晚年都与自己的太子发生了权力之争。不同的是刘彻的太子刘据,与刘彻离心,更多的是外家的倒台与江充的挑拨离间。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临了的刘彻只能立八岁的幼子刘弗陵,可见皇帝太过长寿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历史上总共出了408位皇帝(古代共出了422位皇帝)(5)

第四位与第五位是父子关系,西夏崇宗李乾顺,登基的时候只有三岁。也算得上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年幼时期其外家专政,结果把西夏朝堂闹得鸡犬不宁。于是李乾顺十六岁那年灭了外家亲政,结束多年的外戚专政局面,大力发展国家。联合金朝灭辽、宋,得到了大批土地,其中包括河西千余里地。第五位是李乾顺的儿子夏仁宗李仁孝,李仁孝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六岁,也是一位比较有才能的皇帝。

历史上总共出了408位皇帝(古代共出了422位皇帝)(6)

一边重用文化程度较高的汉族、党项大臣主持国政,一边推行教育、科举、儒学等,然而夏仁宗对武官不信任。政策多数重文轻武,导致军备如同宋一般开始废弛,国家也是从他开始走下坡路。倒霉的是李仁孝在位时间还长达54年,西夏后期便屡战屡败,只能说他是半功半过。

参考资料:《史记》、《后汉书》、《清史稿》、《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