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赢得了自己军旅人生中第一场重大战役的胜利,但客观来说,三垂冈之战实际上是一场偷袭战,骄傲的朱温自己打败了自己,再加上大雾助晋,所以梁军才莫名其妙的被打了一通。老虎正在打盹儿,被驴一蹄子踹进阴沟里,但这并不能说明驴能打过老虎。虽然朱温感叹过生子当如李亚子,但就朱温本人来说,他并没有把李存勖太当回事。
李存勖自然知道三垂冈之战赢得侥幸。虽然他借此战在河东打出了自己的声威,河东名宿周德威、李嗣昭、李嗣源等人对李存勖忠贞不二,但梁强晋弱的局面没有丝毫改观。对李存勖来说,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啃硬骨头,一块一块的啃。
果然有一块硬邦邦的骨头摆在了李存勖的面前,朱温把触角伸向河北地区的赵国。
这里需要简单的介绍一下五代初期的河北势力分布形势:
梁朝:朱温所建,控制河南、山东、苏北、皖北、鄂北、晋南,以及河北南部邢台、邯郸一带。
晋国:李存勖所有,占据山西大部。
燕国:刘仁恭、刘守光相继割据,占有北京、天津地区,以及河北沧州、张家口、唐山,辽宁部分地区。
五代初期势力分布图
王镕与李存勖一样,并非汉人,而是回鹘的后裔,十岁时袭封父亲的的成德军节度使之职。而王镕往上追四五辈儿,他的祖先世代割据成德,成为河北大藩,史称承祖父百年之业,士马强而蓄积富。
赵国北接义武,南接梁朝的魏博,东接燕国,西边与李存勖的晋国相邻。在一轮又一轮的河北争霸战中,王镕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尽可能的不与邻居发生武装冲突。虽然朱温是天下第一强藩,但早年的朱温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消灭秦宗权、朱瑄等中原军阀上,暂时顾不上河北。而王镕的老邻居李克用占据河东,地大兵强,是王镕无论如何都得罪不起的。所以王镕特别重视与河东的外交关系,李克用曾经发兵攻赵,被王镕花了二十万匹绢给劝退,晋赵和好。但等到朱温摆平中原后,开始经营河北,王镕知道朱温的实力,更不敢得罪朱温。等到朱温建立梁朝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王镕的儿子。当时梁强晋弱,王镕只能向强者低头,承认梁朝的正统性。
王镕虽然向朱温称臣,但他的成德军毕竟是独立政权,并不受朱温直接控制。而赵国西边与河东相邻,如果朱温能拿下赵国,就能在河东的东线对李存勖狠狠的插上一刀,让太原城中的李存勖每天都生活在梁军随时偷袭的恐惧之中。
为了实现吞并赵国的计划,朱温开始对王镕以及更北边的王处直慢慢下手,至于说朱温的理由,是怀疑王镕与李存勖暗中私通的一个蹩脚接口罢了。
就在这个时候,燕国的刘守光也盯上了赵国,发兵南屯涞水,似乎要偷袭赵国。朱温觉得机会来了,立刻发魏博兵三千人进兵深、冀二州,表面上说是帮助赵国击退燕军,实际上是等待时机消灭赵国。
王镕不是不明白朱温的意思,但摄于朱温的淫威,王镕不敢和朱温翻脸。王镕希望能说服朱温撤兵,并派人到洛阳告诉朱温,说赵国已经和燕国和解,刘守光撤兵。王镕天真的以为找到了最合理的理由,朱温就可以撤兵了。但是即将到最的肥肉,没人会傻到放弃,朱温表面上和王镕打马虎眼,暗中却让三千魏博兵突然发难,杀掉守城的赵兵。王镕这时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再也不管和朱三的亲家情了,立刻向李存勖求援。
李存勖收到王镕的鸡毛信,不过在是否救赵的问题上,晋国高层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大多数幕僚认为王镕是朱温的亲家,这次极有可能是朱温与王镕的双簧戏,目的是引诱晋兵深入,聚而歼之。大家的意见是先缓一缓,看看朱温下一步动作再做计较。而李存勖却认为王镕只是屈服于朱温强大的军事实力,并非真心归顺,王镕臣服的底线是赵国独立自主。李存勖的态度十分明确:唇亡齿寒,今天不救赵,赵亡,晋岂能独存。李存勖告诉大家:我们如果迟疑不救,正好中了朱温计,应该马上出兵救赵。
河东黑鸦军再次兵出太原城,由周德威带队疾驰出井陉口,直奔赵州,阻止梁军对赵国首府真定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李存勖随后赶到。
朱温本来希望三千精兵赖在赵国不走,给王镕制造压力,敦促王镕早点献城。但朱温完全没有想到王镕竟然暗中向李存勖求救,李存勖已经率军拦在赵州。李存勖承受不起赵国入梁给晋国带来的生存压力,而朱温同样承受不起赵国入晋带给梁朝的生存压力,所以既然李存勖要把事情闹大,那么就趁这个机会干掉李存勖。
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初三,天下唯一超霸朱温甩出一张王牌:宁国军节度使王景仁任北面行营招讨使,相州刺史李思安为前锋,出兵十万。同时,魏博军协助王景仁的主力北上作战,大将阎宝、王彦章率两千精锐骑兵跟进,作为机动接应。
梁军主将王景仁其实不是朱温的嫡系,他本名王茂章,善使一条大槊,性情暴戾,是淮南王杨行密的手下大将。杨行密死后,杨渥继位,忌惮王景仁的才能,王景仁为了避祸,逃了出来。后来碰到朱温,朱温非常欣赏王景仁,便留为己用。而为了避朱梁祖讳,王茂章改名王景仁。
奉大梁皇帝之命,王景仁率军星夜北上,十二月初四,梁军从河阳渡口横渡黄河,从东北方向进入天雄军,与天雄军罗周翰率领的四万魏军会合,然后北上直接进入赵州南线邢州一带。为了接近李存勖的主力,王景仁下令梁军继续北上。十二月二十一日,梁军驻扎柏乡。四天后,晋王李存勖在赵州与周德威的主力会合,震惊天下的柏乡之战一触即发。
柏乡之战
不过,现在李存勖最担心的倒不是梁军人多势众,他最怕王镕承受不了压力,临场下软蛋。李存勖先率小股部队外出,生擒梁军后勤人员二百人,从他们口中撬出了一条重要消息,朱温确实要使诈吞并赵国,并表达就算赵国以铁为城,也要拿下的强硬态度。李存勖和王镕都知道朱温要吞并赵国,但却一直没有实证。现在李存勖得到了证人,立刻把俘虏送到了真定,从而坚定王镕背梁归晋的决心。王镕反梁立场坚定就等于在后方政治战场上支持李存勖,李存勖没有后顾之忧,就可以集中精力在柏乡对付王景仁。
梁军兵精粮足,就算一时半会儿拿不下赵国,也有足够的资本和远道而来的李存勖打消耗战。从太原到真定山路崎岖,粮食运输比较困难,虽然赵国竭力送粮,但毕竟赵国只有四州,粮食有限,所以李存勖必须速战速决。而李存勖的对手王景仁早就看透了晋军的短板,你要速战速决?不好意思,我偏要耗死你。
不过李存勖还没有摸清王景仁的底细,不敢贸然发起总攻,只是驻军在柏乡北三十里处,派周德威率小股骑兵到梁军大营前试图挑战。而任凭晋军群魔乱舞,梁军岿然不动。
现在急的是李存勖,他知道王景仁想依仗着强大的资源耗死自己,而李存勖的优势是旺盛的士气。然而士气是有时限性的,时间不在李存勖这边。于是晋军推进二十五里,扎营于野河北岸,试图步步为营,刺激王景仁出战。
李存勖还使了一个损招,让前去挑战的晋军在周德威的带领下,先是对着梁军大营一顿乱箭,然后集体骂人。晋军具体骂了什么,并没有记载,但应该是李存勖针对王景仁本人专门定制的骂人攻略,王景仁最怕听什么,弟兄们就给我狠狠的骂,祖宗八代、七大姑八大姨,都被晋军骂了个坟头冒烟。
王景仁本来就是个急脾气,根本架不住李存勖近乎泼皮无赖的骂人,终于被骂毛了,派三万人出营教训这群河东人。晋军看到梁军出营,立刻撤退,被骂急眼的梁军估计是憋的太久,死追不放。周德威带着手下一千骑兵攻击梁军相对薄弱的两翼,一千河东骑兵就像一只讨厌的苍蝇在一头猪身上来回骚扰,惹得这头猪乱甩尾巴。
通过这场很小的战役,周德威真正认清了梁军的强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衰退的。性格沉稳的周德威更倾向于以守待变,等梁军士气耗尽,晋军再出手收拾梁军,必能大胜。不过李存勖并不认同周德威的看法,梁军士气久而必衰,难道晋军的士气就会久而不衰?李存勖坚持速战速决,对周德威产生了严重不满。周德威同样不让步,但他还是通过李存勖非常尊敬的老太监张承业,劝李存勖要沉住气,一旦梁军主动渡过野河发起会战,吃亏的将是弱势一方。
李存勖本来还想嘴硬,但当他从俘虏口中得到了王景仁即将修建浮桥渡河的计划,惊出一身冷汗。李存勖认识到速战速决其实对梁军同样有利,所以他及时改变战略,听从周德威的建议,全军退守高邑,以退为进,再寻战机。
以双方的军事实力看,真要打会战,晋人铁定被梁军包饺子。要削弱梁人的战斗力,最好的办法,还是周德威在三垂冈之战中使用的牛皮糖战术,不停地袭扰梁军,特别是梁军的后勤保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梁军的粮食突然不够吃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赵国早就料到梁军会北上赵州,提前搬空了赵州的粮食,而梁军后勤运输一时没有跟上,造成了梁军无粮的局面。梁军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只能就地取粮,四处抄掠。梁军客场作战,晋军主场作战,赵国和义武军的粮食源源不断的供给给晋军,时间反而站在李存勖这一边,李存勖不再像以前那样力求速战速决。
晋军在周德威的带领下,再次祭出骂人祖宗八代的损招,不过梁军怀疑周德威背后有晋军埋伏,不敢出战。梁军死守在柏乡营中,四个方向都有晋军骑兵骚扰梁军外出采办粮草,时间一久,梁军几乎断了粮。无法想象,以梁朝强大的整体实力和朱温的智商,怎么会不调拨粮食供给十万大军?但事实就是如此,不但梁人没有粮食吃,甚至战马都饿得眼冒金光。
军队作战大忌就是前线无粮,这极易造成人心恐慌,所以王景仁决定发起总攻,多拖一天,梁军就多一分因绝粮而崩溃的危险。至于史书记载王景仁出战是因为周德威把他骂急了,实际上周德威这次不骂娘,王景仁也要出战。
梁乾化元年(911年)正月初二,梁军主力在王景仁的带领下全军出击,一定要活捉满嘴喷粪的周德威。周德威当然不会傻到与梁军玩命,且战且退,回到野河北岸。梁军人数太多,野河上桥梁有限,所以梁军过河速度比较慢。李存勖知道这几万梁军一旦过了河,必然势不可挡,所以李存勖派大将李建及带着二百壮士,堵在桥梁北头,极力阻止梁军过桥。
也许是这场规模极小的战役刺激了李存勖的野心,他似乎忘记了周德威对他的苦劝,又想毕其功于一役。年轻气盛的晋王告诉周德威:国家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我先上阵杀敌,你在后年助威。周德威知道今天势必与梁军主力决战,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他的理由是梁军缺粮,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梁军刚吃完上顿,有力气拼杀,所以现在决战等于送死。等梁军没饭吃的时候,我们再动手,希望李存勖再耐心等一等。李存勖总算听进去了周德威的逆耳之言。
梁军吃过早饭出战,自然希望速战速决,但狡猾的晋人根本不和他们玩。等到了中午,梁军士兵因为没有饭吃,饿得两眼昏花,就差直接躺在地上睡着了。王景仁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既然晋军不咬速战速决的鱼钩,那就只能先撤,再作打算。
这一幕被周德威看到,像极了淝水之战的场景,周德威率众大呼:梁兵败了,弟兄们要发财的跟我上。数万晋军同声高呼,声势极大,同时也给梁军制造了极大地心理恐慌,梁军开始有人溃逃。梁军的战马兵甲都是世界顶级装备,晋军弟兄早就看着眼热。大帅一声令下,晋军争先恐后的杀向梁军。
首先扛不住的是东边的魏博兵,见势不妙,魏博兵脚底抹油先溜了。魏军的溃败,给处在混乱中的西边梁军制造更大的心理恐慌。李嗣源知道梁军在心理上已经有些撑不住了,立刻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李嗣源让士兵们冲着梁军大喊:魏兵已经跑了,你们难道等着被河东人砍头吗?
李嗣源散布的这个消息成了压垮梁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万梁军大溃败已成定局,不过,就个体而言,梁军单兵作战的能力还是让晋军有所忌惮,此时贸然与乱哄哄的梁军作战,未必就能占到什么便宜。还是李存璋懂一点政治,他让晋军士兵们在阵前给梁军兄弟上了一堂感人至深的政治课:梁军弟兄都是普通百姓,只不过被朱温蒙蔽。只要你们放下手中的武器赶紧滚蛋,我们一个不杀。
李存璋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替梁军减负,背着沉重的兵甲,逃也逃不远,不如丢掉这些东西,轻装逃跑。李存璋说话算数,他没有对放下武器的梁人大开杀戒,但李存璋可没有替饱受梁人欺负的赵国保证不开杀戒,李嗣源等可没有保证不杀人。赵国饱受欺凌,这时正是有仇报仇的时候,手无寸铁的梁军被赵人砍杀殆尽。
十万梁军在这场乱七八糟的溃败中,仅仅被晋军杀死的就有两万多,生擒梁朝将军二百八十五人。坐在洛阳城等待吞并赵国好消息的朱皇帝,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十万大军竟然稀里糊涂的就被李存勖给干掉了,朱温脸上的表情可想而知。
梁朝虽然是天下第一强国,但总体经济实力也是有限的,此次十万大军出征消耗极大。不过以朱温的见识,他最心疼还不是钱财,而是政治上的重大损失。柏乡一败,早就与梁朝离心离德的王镕、王处直已经彻底倒向李存勖,河东的东线防御体系固若金汤,梁军已无可能从河北太行一线进入河东境内。以后朱温要再与河东作战,只能走潞州一线,李存勖在河北战略无忧的情况下,可以集中所有兵力在潞州与梁军抗衡,战略压力减到最小。
虽然在柏乡一战后,梁朝还是天下第一强国,但统治力明显减弱。而李存勖在接连打赢了防守态势下的三垂冈和柏乡之战,终于可以喘过气来,甚至借着与河北的战略联盟,可以主动向梁朝发起进攻。不过朱温虽败,虎威犹在,梁朝的整体实力还没有弱到可以被李存勖一口吞下的地步,只不过梁朝从大象瘦成了河马,而河东从兔子胖成了豹子。李存勖现在能做的是,在内继续整合亲太原的力量,在外持续瓦解梁朝的战略空间。
李存勖的横空出世,一改先王李克用被朱温你欺负的窝囊形象,扭转了河东在战略生存上的被动态势。这两场梁晋之间的恶战结果震惊天下,谁都没有想到身经百战的天下头号枭雄朱温被默默无闻的李存勖打得满地找牙,李存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再加上老天的一些眷顾,成功的率河东冲出历史的牢笼,如猛虎下山,一发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