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倜,男,汉族,网名细雨江湖,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古玩商会副会长、铜器组负责人,齐鲁古玩商会常务理事、青铜部主任。周倜是一位实力派青铜器鉴宝专家,在青铜器收藏界摸爬滚打多年,有着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周倜多年游艺学习于各大博物馆,积累了不少博物馆藏品资料,乐艺会特设专刊系列发布,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一个多方位学习的机会。

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

周倜分享济宁宝相寺塔

宝相寺塔在汶上县城西北隅,始建于北宋(1112年)塔前原有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重建的宝相寺,现已废圮。

塔为楼阁式砖砌,八角十五级,通高45米。每层砖磨斗拱,上有平座,东、西、南、北向各砌有圆形门洞。底层东、西、南向各砌有券门佛龛,北面辟门可入塔内,塔内有登顶螺旋台阶。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

宝相寺位于济宁市汶上县城西北隅,始建于北魏,被称为“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宝相寺景区占地600多亩,供奉殿现供奉释迦牟尼檀木贴金大佛、青石彩塑十八罗汉。存塔宫面积80平方米,塔宫深处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等百余件佛教圣物。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也称大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主尊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大殿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3平方米。大殿围栏用三尺白汉白玉材质,精雕宝相花、如意和缠枝纹等图案。大殿内供奉的全堂佛像包括释迦牟尼佛、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文殊普贤菩萨、十八罗汉及海岛观音群像等。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

供奉殿

供奉殿高9米,占地500平方米,为歇山式建筑,是90年代由文物

管理处所建。两副楹联是由当代高僧昌定大和尚题写的。供奉殿供奉的是旃檀贴金释迦牟尼佛像。周边的十八罗汉彩绘塑像是用青石雕刻而成。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6)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7)

太子灵踪塔

宝相寺塔又名太子灵踪塔,位于山东济宁汶上。1994年3月15日在修葺此塔时,在塔宫内隐世八百余年的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珍贵无比,特别是佛祖释迦摩尼佛牙显世,轰动全国,震惊世界。

太子灵踪塔建于熙宁六年至政和二年,前后三十八年。是由皇帝赐紫高僧知柔大师亲自监造、仿照京师皇家开宝寺灵感塔建造的一座典型的“佛牙舍利塔”。佛塔上半部七层“圭形”窗牖等特征,佛塔为八角砖塔,楼阁式、仿木斗拱结构。塔高为41.75米,底座直径为10米,共13层。塔身东、西、南、北均有券形佛龛,龛内原供奉佛像。北面一层是登塔正门,有螺旋式台阶达于塔顶。五层以上四面辟洞门。塔内设螺旋阶梯直达顶层。塔宫面积80平方米,塔宫深处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牙。2013年5月,宝相寺太子灵踪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8)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9)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0)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1)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2)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3)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4)

宝相寺塔下的地宫

宝相寺塔地宫位于塔心室正中位置,由甬道、宫室和佛龛三部分组成。宫室为方形,南北长1.47米,东西宽1.43米,高4.2米,宫底中部有一圆井,为塔的中心点。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5)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6)

佛教圣物

1994年3月15日,汶上县文物管理部门在修缮宝相寺塔时,发现地宫隐门,遂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宫室北壁佛龛上,须弥座正中放着一个石匣,其内金棺、银椁函函相套,佛牙、舍利、铜盒、琉璃舍利瓶、水晶舍利瓶、水晶串珠等深藏其中;石匣后面佛龛上为双膝跪地捧真身菩萨像,东北侧置一尊浮雕石弥勒造像。

石匣

1994年在宝相寺太子灵踪塔下出土的石匣上刻有铭文171字,记载了当时迎请舍利的人物、经过和年代。石匣铭文:郓州中都县郭内赵世昌,先于熙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诣京师,于嘉王宫亲事官孙政处,求得佛牙一肢、舍利数百颗。今以自备及有施主将到者,以金为棺,以银为椁,以石为匣,非不勤意也。是以葬于当县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7)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8)

金棺银椁

宝相寺发现的金棺银椁整器由金棺、银椁、须弥座组成。金棺为银质,贴金箔。长26厘米,高28厘米,宽8.4厘米。棺盖为五棱体,套两道金箍,前档有錾花火云冠。金棺安置在银须弥座上,座围透雕栏杆,通体錾吉祥缠枝纹,束腰有镂空如意云斗图案。

座头两侧悬“太平通宝”鎏金币二枚,是宋太宗时皇家特制的供养钱。金棺整器集锤鍱、贴焊、铆合、镂雕、錾刻等繁缛手法于一体,银椁长16厘米,高4厘米,宽5—6厘米,有盖、体组成,素面,银封箍。分前后两室,以木匣分隔(已朽坏),前盛佛牙,后储舍利,原有丝织物包裹(已朽坏)。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19)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0)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1)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2)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3)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4)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5)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6)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7)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8)


地宫出土的佛牙舍利

宝相寺发掘的佛牙舍利,在佛教上、在历史上、在文物上、在信仰上都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作为国宝是理所当然的,这不仅是从佛教角度上、历史考证上,而且在文物鉴定上也是这样看待的。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29)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0)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1)


佛牙舍利

宝相寺共出土佛舍利936颗,被中国佛教协会认定为“数量最大的佛舍利发掘”。 宝相寺佛牙是由唐朝高僧悟空于公元790年从犍陀罗王城获得。佛牙长约五厘米,直径约二厘米,色黄白,璞玉泽,质如腊,形微曲,具三只牙根,与玄奘记载的“迦湿弥罗佛牙”相吻合。牙体有墨书“东府”二字,为北宋名相王安石收藏之佐证。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2)

玻璃舍利瓶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3)

七宝管饰

以圆柱体、锥体、扁圆体等形状的玛瑙、水晶、绿松石和青金石组成,是宋代社会生活用品,作为随葬佛舍利的七宝供养物。中都博物馆藏。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4)


金棺前 引路银菩萨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5)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6)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7)


宋跪式莲花座铁胎泥塑捧真身菩萨

铁胎泥塑,原施彩釉。通高50厘米,底座直径20厘米

菩萨发髻高束,躯体微躬,着五彩天衣、腰束软带,双腕饰钏,双手于胸前张开平伸,呈恭捧状,双膝跪于较高的莲台上。造像比例适当,衣冠齐楚,形象逼真,威仪礼敬如律如法。菩萨呈双膝跪姿的造像是为供养真身佛牙舍利而特别制作的。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8)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39)


东魏弥勒造像残石

东魏弥勒造像残石是一块有着近一千五百年历史的东魏(534-550)造像残石。

造像石正面为高浮雕弥勒佛与二胁侍,面部神情安祥。残石高28厘米,宽20厘米,背面有发愿文。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0)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1)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2)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3)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4)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5)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6)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7)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8)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49)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0)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1)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2)

原塔刹琉璃瓦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3)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4)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5)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6)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7)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8)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59)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60)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61)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62)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63)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64)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65)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66)

法行寺塔传说上古时期(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67)


本图片集已获作者授权发布,图片由作者提供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