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戏曲艺术无疑是彰显民族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自信的绝佳代言人。它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不同剧种的个性与艺术特质又有地域特点与精神传承,在交流传播方面,戏曲艺术的本体自觉使其有着与生俱来“走出去”的天然优势。

越剧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时代浪潮共谱玲珑交响)(1)

近年来,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风格的戏曲艺术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得益于电视融媒的积极创新,戏曲艺术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勃勃生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全国首档融媒体互动戏曲栏目——《角儿来了》,就是这样一档弘扬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创新融媒实践的梨园节目。

越剧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时代浪潮共谱玲珑交响)(2)

这档于2017年春节期起播出的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选取戏曲名角为切入点,通过对他们艺术传承与生活趣味的微观表达,突显向名角儿致敬,向传统致敬,向时代致敬的宏伟主题。迄今为止已经连续播出将近五个年头,是当前中国戏曲当之无愧的舆论风标。

在2022年的元旦特辑里,《角儿来了》以“越是故乡明”为主题,聚焦“越剧”这一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在越剧的发源地嵊州,依托越剧小镇的实情实景,带领观众一起聆听戏文故事,品味越韵经典。

越剧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时代浪潮共谱玲珑交响)(3)

才子佳人即景抒情,锦绣玲珑一梦百年

有着“第二国剧”之称的越剧,向来长于抒情,在诸多经典剧目里,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的比比皆是。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自然非《梁山伯与祝英台》莫属。剧目在芬兰演出时,看得欧洲人如痴如醉,引得芬兰总统夫人潸然泪下,被塔斯社赞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至今被仍然传为佳话。

除此之外,讲述落魄才子张珍与鲤鱼仙子爱情故事的《追鱼》,歌颂刘兰芝和焦仲卿坚贞爱情的《孔雀东南飞》,刻画梁玉书与谢云霞曲折动人爱情的《盘妻索妻》,表现南宋大诗人陆游和唐琬不幸婚姻的《陆游与唐琬》,都是越剧中屡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说是满足了大家对于才子佳人所有的想象一点也不为过。

在这一期“越是故乡明”的元旦特辑里,《角儿来了》为观众一次性奉上了《追鱼·出水》、《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孔雀东南飞》、《一缕麻·洞房》、《盘妻索妻》、《陆游与唐琬》、《祥林嫂——洞房》等九段经典片段。这些戏曲里的一词一句,都蕴藏着光阴流转的动人故事;演员的表演的一颦一笑,都沉淀着传统戏曲文化的深厚内涵寓意,真正感染电视机前的观众。让他们在这场戏曲的视听盛宴里穿梭古今温润越地,聆听婉转长歌。真可谓是词一阕、曲一首,锦绣玲珑;梦一生,念一生,一梦百年。

越剧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时代浪潮共谱玲珑交响)(4)

名角汇聚流派纷呈,新老传承共谱文化自信

既然节目名为《角儿来了》,在这期“越是故乡明”的元旦特辑里,自然也是少不了越剧里的名家名角。在《孔雀东南飞》饰演刘兰芝的何赛飞,因参演《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宅门》、《孝庄秘史》等影视作品而为观众所熟知。但除了在影视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以外,她更是科班出身的越剧“名角”,师从张云霞张派的她,唱腔婉转柔美,声音穿透力十足,演绎起柔情与贞烈的刘兰芝来形神皆似。

除了何赛飞以外,这期的“越是故乡明”的元旦特辑里的“角儿”还有不少。在《盘妻索妻》饰演梁玉书的尹派小生张琳,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饰演梁山伯的尹派小生李霄雯,在《陆游与唐琬》里饰演唐琬的吕派花旦章益清,都是通过“越女争锋”出来的金奖选手,亦被称为“越剧新十姐妹”。

由于艺术流派纷呈,越剧光公认的流派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正是这些戏曲传承人不懈的努力,才使得越剧有了“中国第二大剧种”的地位与成就。在“越是故乡明”的元旦特辑里,节目组也是最大程度地展现越剧丰富流派的不同艺术特点与风格:身为当代越剧领军人物之一的钱惠丽,是徐派创始人徐玉兰嫡传弟子;音色甜润明亮、唱腔质朴自然的方亚芬,师承袁派创始人袁雪芬;忠实继承了陆派经典的许杰,正是陆派创始人陆锦华的得意门生。加上宗王派的王志萍、范派的吴凤花,九段剧目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越剧唯美典雅、丰富原创的特点。

越剧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时代浪潮共谱玲珑交响)(5)

值得一提的是,在“越是故乡明”不仅有艺术大家将几十年的积淀修为毫无保留地展现,带领观众领略戏文之美。还有像身为90后的陈栏芳、俞果这样的越剧青年演员,作为戏曲文化新一代的传承人,继承着舞台上这些经典角色生生不息的灵魂,发扬与传达着这些角色身上所蕴藏的精神与品德。在一唱一和之间,用越剧独特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观众,引导着他们在“满台绝色、美景良辰”的越剧世界里,探索着令人人迷的点点滴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厚积传统文化精髓的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与身份标识。《角儿来了》积极探索内容呈现与技术运用的创新,深化融合传播,将传统艺术在融媒体语境下进行多元表达。在保留传统戏曲文化内核灵魂的同时,打通与现代观众的共情通道。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魅力非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走进传统艺术瑰宝的过程, 也正是树立国人文化自信的绝佳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