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是唐诗中将落寞情感写到最深处的诗歌,它对希望充满了无奈,触景生情里又有悲凉的期许。东方人特有的纤纤柔肠,都在百结中,得到了心灵的浅唱!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张继,其生卒不详,《全唐诗》中只收录了他一首诗歌,即《枫桥夜泊》。《枫桥夜泊》究竟好在哪里呢?我们还先看前两句的起句:

张继写枫桥夜泊的时候有什么愿望(张继的枫桥夜泊)(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用了三个名词即月落、乌啼、霜满天,三个动词即江枫、渔火、对愁眠。先由远景的月落起笔,交代了诗人所处的时间,当诗人看到月落西下之时,倍感心情失落几多!

与此同时,又听到了几声乌鸦的啼叫,结合即将月落之景像,是忧是愁是伤是感,全然笼罩在霜天里,无言以对。

近处岸边的枫叶,与那点点的渔火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彼此头顶着头,望着缓缓的江水,好像两位情人在纠结着离别泪雨,又恰似此时无声胜有声。愁煞得好似枉凝眉鬓,欲醒非醒,欲眠无眠啊!

张继写枫桥夜泊的时候有什么愿望(张继的枫桥夜泊)(2)

此两句诗,以高超的写意方法,写出了以景入情,以物有声的奇妙境界。将六对词汇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合理有序的安排如此恰当,真是天做地和。诗意性,艺术性,情景性完美的表达出来,令人为之动容,为之想象无限!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又是一个名词动词的完美结合,在这个不寻常的夜晚,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静静的矗立在竹林掩映之中,我望着你的背影,听到了夜半钟声,客船上依然只有我自己!

张继写枫桥夜泊的时候有什么愿望(张继的枫桥夜泊)(3)

由此联想到了这次远行,我中了进士及第,本来是件大喜事,可是老天不佑我也,偏偏逢上了”安史之乱”,家国流离失所,人们心里惶惶不安,我这个进士又有何之用呢!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所生在的大唐,已不是盛世之长安,好像月落一样的令人悲伤,乌鸦的啼叫是在述说着什么呢?战乱的烽火,如满天寒霜,看不到尽头!

张继写枫桥夜泊的时候有什么愿望(张继的枫桥夜泊)(4)

江枫渔火的愁眠,不是我由心而发的,是百姓的愁苦与无奈。只有寒山寺依旧盘坐在那里,小心的看着岁月流光,世事的变迁。

我也只能在夜半的钟声里,躺在客船之上,随遇而安吧!

幸好张继写了这首《枫桥夜泊》,如果不是这首诗歌,有谁能记得姑苏这个地方,曾经来过张继呢!又有谁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寒山寺啊!

张继的这首诗好就好在,景情交融,凄美无限,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张继写枫桥夜泊的时候有什么愿望(张继的枫桥夜泊)(5)

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我也想到了另一首委婉的唐诗,例如:【唐】陈羽。夜泊荆溪。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读这首诗歌时,感觉很贴近张继的《枫桥夜泊》,但还是逊色几分,《枫桥夜泊》不仅我们喜欢,日本人也非常喜欢这首诗,并且把它写进了教科书。

《全唐诗》也只有《枫桥夜泊》,让外国人这样的钟情迷恋,足以看出它的魅力绝非偶然。

我也十分欣赏这首诗,它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都融入了进去,落寞与无奈写的含蓄蕴藉,真是一首惆怅的佳作,令人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去啊!

张继写枫桥夜泊的时候有什么愿望(张继的枫桥夜泊)(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