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必读书,读书就是一种缘分,你碰巧遇到了一本好书,你喜欢它,你读的津津有味,读的忘却了人生的烦恼,能有这样的机会很不容易,你千万要珍惜这种缘分。”这是我从我的读书笔记上发现的,不知摘自哪位作者,我感觉特别符合我看王伟根据地缘写时政、历史题材的系列书籍。

周有光先生曾回忆道:一个英国教师问:“你们天天看报,是怎么看的?”我们说:“看报就看报,没什么。”他说“看报有看报的的方法,每天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第三个问题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就赶紧快去查书,查书是查百科全书。”如今,新闻联播、逗音、快手新闻里关于世界的热点新闻,原来只看看,看到祖国的崛起,我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骄傲的说:“厉害了我的国。”通过王伟的系列书籍,我多少了解了热点新闻背后的大格局、大背景,再看新闻时有了睁开眼睛的感觉。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是2020年6月份我在微信读书APP发现的,随后我就一发不可收地读了《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共四本书)、《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图说世界格局》、《蓝色战略》等作者为王伟的几本书。看的过程很累,可以说在2020年6月份以前,我喜欢看的书籍都是关于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的散文、一些符合自己胃口的小说以及网络快餐小说,很少看这类枯燥的关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的书,一是没有故事性、二是语言枯燥难懂,看得云里雾里的,从思想深处就开始抵抗,感觉根本没有可读性,再说感觉历史啊地缘政治什么的与自己太过遥远,没有什么关联。为什么看《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呢,当时是看书友评论此书说可读性性比价高,于是跟风而读。看的很生硬,就是一边扒拉着地球仪一边查看百度看地图,开始时一本书看下来一般都在一个月左右(一本书基本上都在四百多页),后来脑海里有了大略模糊的地图,再看《蓝色战略》就快了一些。然后发现新闻里的那些事,与自己的生活还是息息相关的,譬如远在万里之外的舒利亚战局其实影响到我们汽油、柴油的价格,又比如美国印发美元我们会通货膨胀……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作者(话说那年读过那书的心得1)(1)

我比较喜欢《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3》,因为涉及到祖国周边的几个国家,娓娓道来,我分不清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但对于我确实受益匪浅。书中一章的政治经济提到了钱,钱的银本位制、金本位制,我一眼扫过,不懂略过是我看书的技巧,但看到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正式开业,我很感兴趣,1948年第一套人民币在石家庄开始发行,不与金银本位制挂钩,也不与任何国家的的货币挂钩,而是以人民政府的信用为担保,我想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管是北海币、冀南币还是人民币,书中说:“钱之所以为钱,并非取决于它的质地,而在于它是否可以买到实实在在的东西(粮食、棉花、棉布、花生、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货币亦是一种战争,不但有枪杆子的作用更包括人民政府的信用。理解了周恩来总理说:国家必须发展工业和经济改革,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总的来说,王伟的《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系列,包括了很多的内容,对于了解世界格局和知识层面广的人也许不屑一顾,但之余我确实很重要,一些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有了初步印象,不会在人云亦云,在书中感受祖国的崛起,我为我是政治、经济独立自主的中国人而骄傲自豪,在此祝愿我的祖国越来越强盛,国民幸福感越来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