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平台词条上,在李宏烨的个人简介中有这样一句话:2003年入学后即加入交大相声协会,做得很成功,也当过会长。

一般来说,正常的书写方式应该是:2003年加入交大相声协会,曾任会长。

所以我感觉,这句话非常李宏烨,它是在非常用心刻意地在强调所谓的成绩。而且在后面的介绍中,还特意说到“上了相声有新人”,刷爆了网络。

性格决定方式,一点没错。

你怎么评价李宏烨的公式相声(李宏烨给相声排了33个名次)(1)

自打上节目被郭德纲咔嚓了以后,李宏烨的确刷爆了网络。说是被咔嚓,其实不如说是刚冒出来的嚣张的小犄角让人打掉了而已。

如果能秉着客观的态度重新看一下节目的过程就会发现,其实郭德纲对李宏烨一开始还是很客气的,包括送书时李宏烨说“您不一定看得懂”,郭德纲也是一笑了之,而观众也是当做相声里的“砸挂”来看的。

不过,当郭德纲对“相声公式”提出异议的时,李宏烨左腿前跨,左胳膊抬起,头部前倾,倾斜的站姿,以肢体形态表达了明显的强烈的抵触情绪。

你怎么评价李宏烨的公式相声(李宏烨给相声排了33个名次)(2)

在语言上,更是咄咄逼人——

咱不要总相声相声的,说点高级的行不?

我不是明星不是演员,不是每次都像您一样旁边站个于谦!

我倒想问你一句……

我真的后悔不应该参加您这组。

我还带着我的学生,都被P下去了!

我觉得我们才是“相声有新人”的代表!

今天您不让我们过是吧?咱们走着瞧,今天您坐在那儿,明天坐那儿的可能就是我们!

整场看来,作为导师的郭德纲都保持极大的宽容,其实若论口才,论怼人,甭说一个李宏烨,就是八个他绑在一起,先让他说十分钟老郭再还嘴,他也不是对手。

试想在现实中,如果有人像李宏烨这样于您交流,您会多看一眼吗?

选秀,比的是技艺,更是一个人的素养。

你怎么评价李宏烨的公式相声(李宏烨给相声排了33个名次)(3)

现在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李宏烨当时能谦虚地接受郭德纲的意见,会是什么样子呢?

客观讲,其实李宏烨在相声的创作上还是有些才能的,只不过很好的包袱,从他的嘴里说出来便不好笑,浪费掉了。

这并不奇怪,自己写的歌不如别人唱得好,自己写的剧本自己却演不出想要的效果,这是常见的现象,所以各行各业才有更细的分工。

李宏烨爱相声,但不仅爱的方式不对,而且连谁是真正懂相声的人都搞不清楚。纵观现今相声界,对这门艺术研究最为透彻的,郭德纲也无容置疑的应当算是权威人物之一,而他对此却不以为然,其中原因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是一种病态心理,就像是皇帝的新衣,听惯了一些人的吹捧,连自己是不是光着腚都不晓得了。

说到吹捧,比如在大学有校友说过离开他的相声活不下去;比如他写的书,某位大艺术家看都没看就写了序;比如著名主持人在某档节目中对他大为赞赏,其实这个主持人根本不懂相声。这些都让他觉得非常受用。

老人们常说“糊弄死人不偿命”,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喧嚣过后,尘归尘,土归土,那些曾经捧着你的手也不会总张开着,而苦口的良药也会过期。

你怎么评价李宏烨的公式相声(李宏烨给相声排了33个名次)(4)

前阵子,李宏烨自曝想演出进不了校门,只能在一个图书馆的地下搞一搞,而人们更多看到他的则是在直播间里。做直播也不是不行,但是实话实说,以李宏烨的临场应变以及表达能力,能火起来吗?答案不言自明。

如今,已经走到这一步的李宏烨,大概已经无法回去了,我是指他的专业。毕竟这么多年,一门心思地想在相声圈发展,对于专业可能也基本丢掉,除非他有超常的大脑,可从他一贯的表现来看,他有吗?

所以,回不去的李宏烨也只能闷着头,继续往前走。

在他坚持着的这条路上,他深感孤单,于是他选择了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来吸引能陪他走下去的人。

在直播间里,他曾说:

我和马三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个头人都很高,口齿都不清楚。

我的作品很多是根据马志明的《大保镖》创作的,所以我拜师就拜马志明。

德云社的观众素质都不高,他们就喜欢低俗的东西。

我错过了九次上春晚。

中国相声33强排行,第一名是苗阜的《满腹经纶》,第二名是马志明《大保镖》,第三名是李立群《人类记忆学》,第四名往后30名,是李宏烨。

在李宏烨的直播中,郭德纲是他常提起的名字,有人说他一是在蹭热度,二是一门心思地想跟老郭对干,已获得某个圈子大佬的欢心。

我觉得第一点没错,至于第二点还有待观察,因为作为李宏烨,不仅看不上郭德纲,就连姜昆他也是明捧暗贬。

比如对于今年春晚姜昆的表现,他说了这样四个字:相声已死。

你怎么评价李宏烨的公式相声(李宏烨给相声排了33个名次)(5)

#娱乐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