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节,是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偏理解性的内容很少,考察多以识记为主。由于知识点较多且琐碎,备考起来有一定难度,故今天来看下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

公基人文常识归纳(公基重点唯物史观解读)(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

首先了解下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既然是唯物史观,必然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公基人文常识归纳(公基重点唯物史观解读)(2)

社会存在有三要素组成:人、地理环境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后者起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有两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而在马克思看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有两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其中经济基础是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故经济基础实质上属于生产关系。由此看来,两组基本矛盾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公基人文常识归纳(公基重点唯物史观解读)(3)

  生产力有实体性和附着性之分。实体性要素为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而大家所熟悉的生产工具实质上属于劳动资料。在这个范畴里,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的就是这两大类了。生产关系为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三大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进而有合适的经济基础与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们为了维护自己所有制所做的事情,比如组建国家等等。故上层建筑分两大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指的是一些制度和军队、监狱法庭等设施;思想上层建筑指的是观念、思想等,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巩固其经济基础。

公基人文常识归纳(公基重点唯物史观解读)(4)

  通过这样的描述,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人民群众则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为马克思主义者所承认的。其实这部分内容看着枯燥,实质上理顺它们的脉络之后还是比较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