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是我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其代表人物墨子是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汉民族的三大哲学体系。

墨家主张兼爱即爱天下所有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1)

意境配图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仁爱”、“入世”;道家主张“无为”、“重己”。这三大哲学体系形成三个流派,相争相轻。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曾言:“天下之言,不归杨(道家杨朱派)则归墨(墨子) ”,反映出墨家思想在中国曾经的辉煌。

在中国的哲学发展史上,墨家确实是一种传奇。当诸子百家都用自己的学派理念命名时,唯有它是用颜色向世人昭示。

“墨”,一方面指墨家信徒的黑衣、黑肤、黑脸,另一方面代表当时的一种刑罚——墨刑,他代表比社会底层更艰苦的刑徒。

墨家主张兼爱即爱天下所有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2)

天下为公

墨家提倡“非攻”,但不是体现在放弃武力的基础上,墨家明白只有“非攻”才能达到“兼爱”。所以墨家自身也拥有了一支强劲的武装。大约公元前440年前后,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就徒步来到楚国郢都,让鲁班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并通过鲁班见到楚王。他对楚王说,好吧,我墨家300弟子已经在宋国城头等着你们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墨子救宋”的故事。

看看,墨家就是依靠这种强大的军事作后盾,让人实现“非攻”,从而达到“兼爱”的。

墨家就是用这种“兼爱”,去教导人们用大公无私的爱,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

墨家主张兼爱即爱天下所有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3)

任侠趋义

但,这种无差别的爱,却遭到儒家代表孟子的批判。孟子在《滕文公》上说:“爱无差等,施由亲始。”意思是说,你的“兼爱”主张虽然坚持人人平等,但要落实到行动中,还必须从自己的孝亲做起。这话是在墨家的弟子夷子葬父的情况下,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翻史料。

所以,儒家认为墨家就是一种笑话,称这个世界上哪有“无差别的爱”啊,你难得会把一个陌生人当自己的父亲一样来爱吗?那岂不是取消了父亲了?没有父亲的概念,岂不是禽兽吗?

余秋雨称,孟子的这种批评有点上纲上线,脱离了儒家“温文尔雅”的风貌。

墨家主张兼爱即爱天下所有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4)

仁爱儒家

其实,孟子的言论反映出儒家“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思想。因为周礼本来就是一套等级分明的价值与行为标准的体系,它主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君“恕”臣“忠”,这种分等级、讲亲疏的仁爱观念,才是儒家的价值体现。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姑且原谅一次孟子的失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