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是中证报的:

截至3月12日,上证50点位与创业板指点位的比值为1.53倍,创下近8个月来新低。该比值在1月31日曾创下2013年5月(含)以来的最高水平2.02。但春节以后,创业板逐渐成为上涨领头羊,截至3月12日年内涨幅已达41.82%,而上证50的涨幅为18.61%。业内人士认为,上证50/创业板指的比值越高,说明创业板指越被低估,未来上行空间越大;比值越低,说明创业板指的估值已明显上行,存潜在调整可能。

这里就有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两个指数的估值长期能差这么多呢?第二个问题是,指数之间的估值比例高低是否有借鉴意义呢?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回到市盈率的本来意义上来,其实市盈率越高,说明市场对于这个标的资产的成长能力的认可度越高,比如创业板40倍估值,说明市场认为创业板整体以后的增速大概率比10倍的上证50要快得多——至于以后实际上是不是这样,是另外一回事。

指数估值有什么用(指数之间不同的估值代表什么)(1)

第二个问题,利用指数的比值进行高估与低估的轮动,是否有意义呢?目前来看,还是有比较大的价值的。毕竟,A股是一个讲风格多于讲业绩的地方,一般大盘股涨得欢的时候小盘股不太好受,反过来也一样。今年以来创业板涨得好,背后其实也是两种风格的估值差异已经到了一个极端之后的自然反弹。

本文源自淘基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