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词汇调查目的(在东北方言中造)(1)

在东北方言中,“造”字表达的意义比普通话中的意义和上述我们在词曲中看到的释义要丰富得多。作为东北方言泛义动词的代表性词语,可以充当多种动作的动词,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来,老铁们,今天咱们举例分析一下“造”在词语中的相关意义:

第五个方面:“造"字体现的修辞效果1、具有浓厚夸张色彩。

在句子中,使用东北方言动词“造”比使用其他普通动词更能凸显说话人的当下情绪,“造”字赋予整句话以夸张的色彩。试比较:

隔壁老王媳妇给他在锅里烀的三斤牛肉,他一顿就吃完了。

隔壁老王媳妇给他在锅里烀的三斤牛肉,他一顿就造完了。

“吃”,表示进食的一种动作。但“造”则显示出一种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夸张之势,所以在表现手法上更胜“吃”字一筹。

东北方言词汇调查目的(在东北方言中造)(2)

2、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隔壁老王儿子二驴子还真顶壳,上半场就投进三个球。

隔壁老王儿子二驴子还真顶壳,上半场就造进三个球。

“投"只是一个单纯的手部动作,用“造”比“投”更能表现打篮球时候动作的快,准,狠,让人更有直接的力量感,形象地描绘出二驴在球场上勇猛高方,势不可当的气势。

东北方言词汇调查目的(在东北方言中造)(3)

3、具有浓烈口语色彩。

“造”的种种使用情况都说明它的口语色彩十分浓厚,在不同语境的使用与搭配上产生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用意义。“造"与一些词语搭配后会产生修辞色彩,例如“胡吃海造”“能吃能造”“挺能造的”等,这些词中往往蕴含着说话者的主观情绪和评价。

总的来说,“造”字随语言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表达一种不确定的语义,在语用上使用范围相当广泛。正如“造”字在东北方言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可以充当多种动作动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更加富有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