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1)

徜徉在桥头镇的石板小巷,恍若跌进了一段失落的时光。这里的幽深挡住了外面喧嚣的世界。僻静处,某户人家的门楼下聚着三五个打纸牌的老人,你出一张,他“吃”一张。有时,输了的老人忍不住怨上几声,而赢的那个已经咧开了嘴乐出了声来。纸牌在姜堰及周边地区又被称为长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字号和老技艺渐渐湮没到历史的深处。现在,除了一些老年人还玩这种博戏之外,年轻人怕都连牌都已认不全了。原本承载着一息中国文化的纸牌一步步地式微,让人唏嘘不已。


桥头纸牌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2)

纸牌起源的历史久远,传说大致有二:一是淮阴侯韩信为排解远征将士思乡之愁,在军中发明了纸牌之戏。二是说由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发明的,因纸牌仅如树叶大小,故称“叶子戏",又称“叶子格"。唐人叶子青著作《叶子格》详细记载了叶子戏的玩法。《咸定录》中亦有记载:“李郃为贺州刺史,与妓人叶茂江行,因撰骰子选,谓之叶子戏。”由此可见叶子戏起源不迟于唐,且在唐时已风靡于朝野上下,士人、百姓都争相以此为乐。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3)

到了宋代,宋、辽王室更加热衷此戏。宋太祖亲作叶子戏消遣图,以供后宫打发时光。与赵匡胤同时的辽穆宗耶律璟则在新年的宴会上,不顾君臣礼仪,与群臣一起吆五喝六,捋胳膊挽袖子玩起来叶子戏。由此可见叶子戏风靡宋、辽王室的盛况。

明清时期,叶子戏逐渐成为社会上盛行的一种博戏形式。当时的叶子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印有骨牌图案的骨牌叶子,这种叶子戏实际上是骨牌的翻版。由于将骨质改成纸质,对其推广和流传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纸牌”称为“马吊”,今民间流行的纸牌就是在“马吊”牌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传统工艺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4)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5)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6)

姜堰地区手工纸牌生产制作时间可上溯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后,零星制作的散户很多,其中的桥头镇杨院村却是最重要的制作中心。

84岁的王燕青老人回忆他制作纸牌那段时间,全村有120多户参与制作纸牌,那时几平家家墙上都晾晒有纸牌的半成品,户户都在忙着与纸牌制作相关的事情。

从刻版、印刷、裁切到成品,整套流程皆由杨院村人来完成。这一时期纸牌生产成为桥头杨院村人不错的经济来源。20世纪90年代,因为机械化生产纸牌企业的出调墨现,手工纸牌家庭作坊开始萎缩,现在的杨院村只有王希曾一人坚持手工制作纸牌。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7)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8)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9)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10)

19世纪30年代起,王氏先祖王子开始制作手工纸牌,后王祝寿继承父业,并传子王海,王海再传后人王燕清,王燕青之子王希曾沿袭祖业。1976年王希曾开始跟随父辈学习手工纸牌制作技艺,这门手艺到他手上已经历了五代人130多年。

王希曾不仅继承了祖辈们精湛的纸牌制作技艺,为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他悄悄收藏起祖印制传的纸牌雕版,重新设计雕版,将纸牌的形制与民间美术工艺巧妙结合,使纸牌牌面图案不失真、美观而富有艺术性,又让纸牌坚硬耐磨、美观,达到外边切口平滑的标准。

虽然机械化生产纸牌企业的出现取代了大多手工纸牌作坊,但王希曾制作的纸牌依旧畅销于姜堰、泰州、奉兴、兴化、高邮、海安、东台等地区,闻名定制的外地客户更是络绎不绝。

王希曾制作一套纸牌需要准备优质的纯白纸、矾、米心腊、面粉、骨胶等十多种原材料和脸儿版、花王版、背纹版、压光石、切纸刀、剪刀、卡尺、毛笔、棕粑及棕耙刷等工具,大体制作工序如:切纸、拖水、印制、二次拖水、糊牌、贴牌、画色、上腊、剪牌。

浦城非遗(姜堰桥头纸牌制作技艺)(11)

纸牌这个特殊文化的载体,经过千百年逐步的发展和演变,其造型、规格、张数均有了很多变化,从最初的简单画面到现在以丰富多彩的“花色”作背景,逐步从娱乐的单功能演绎成一种多功能、全方位的文化符号。

因此,纸牌制作技艺相比较其他非遗项目,本身承载了更多的历史与文化。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加上生产工序复杂,经济收入不高,懂牌玩牌的人日渐萎缩,目前桥头镇杨院村只有王希曾一家还在制作纸牌,坚守传承着这一独特的玩牌传统制作技艺。


来源:泰州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