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宁田甜

二月二有哪些有关节日的传说(二月二将至中原有哪些生动的民俗)(1)

3月4日,也就是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这个日子,很多大人尤其是孩子们会去理发。

这个日子的由来是啥?在中原大地的河南,这个日子的背后,有何民间故事以及和中原文化契合的特色的传统民俗?

3月3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了河南文学院一级作家、民俗学家孟宪明。

一起来听听来自河南和中原特色的“二月二”的相关故事。

○民俗1:炒豆,做爆米花,寓意“金豆开花”

孟宪明说,农历“二月初二”其实是一个祭祀龙的节日。它和国人的信仰有关,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正月过完到了二月初,开始打雷,这意味着龙开始抬头。对于二月二龙抬头,有很多丰富各异的民间故事和民俗。

这些民俗,孟宪明说,山区和平原还不一样。因为民俗的特点就是,人们会根据其生存的环境创造故事。如今,在豫西山区流传的故事是,人得罪了老天,老天不让下雨,山里的龙就偷着给人们下雨。于是,老天就惩罚它,让它只有在金豆开花的时候才能出来。金子肯定不会开花,因此,一到这个二月二,人们都会炒豆,吃炒豆和吃爆米花一个意思,寓意金豆开花。

“老天老眼昏花,一看金豆开花了,就会放龙出来,减它的刑。”孟宪明说,这个就是寓意人们同情那些为人民做了好事受了委屈的人和神,“这是人们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民俗2:龙抬头去剃头,寓意有好运

孟宪明说,二月二这天,大家都会去剃头。因为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七,大家都会剃头。正月一个月,大家为了欢度节日,都不会剃头。二月二头发长了,需要理发。而且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理发,寓意会有好运。

○民俗3:男人打粮食囤,祈祷农作物丰收

孟宪明说,在平原地带,还有一个很重大的民俗事项——打粮食囤。

在他小时候,每到二月二,家里的男子会拿一点烧柴后的青灰,在地上划上很大一个圆圈,在圆圈的中间,用瓦片盖上几粒麦子或大豆等,寓意农作物丰收。这个民俗一般会由家里男性来做。那时候,家中院子里打了很多粮食囤,有时候,还嫌不多,也会在胡同里打上一些。

○民俗4:孩子们拍瓦,拼碓碓,祈盼虫不咬不蛰他们

孟宪明说,另外一个中原习俗是,到了二月二当天傍晚,村里,一群群的孩子们,会拿着瓦片,哥哥领着弟弟,姐姐领着妹妹,唱着歌,祈福和祈盼美好。因为二月二之后,离惊蛰这个节气很近,一些虫子就开始出来,孩子们担心被蛰,便会用河南话说,“拍,拍,拍瓦了,蝎子出来没爪了。”

他说,因为在过去,蝎子对人的危害很大,那天,孩子们有时拍瓦,有时拿棍敲敲。还有的用舂米的工具舂臼砸一砸,民间叫,“拼,拼,拼碓碓(音,dui),蝎子出来不蛰俺妹妹。”

孟宪明说,这句话说完,孩童身后跟着的年龄很小的小妹妹便开心极了,“以后,蝎子都不会蛰俺了。”

“那时候,说的时候,只要押韵,都可以。”孟宪明说,这个民俗一般会持续一俩小时,等到天快黑尽时,家家户户才把孩子们领回家。

○民俗5:男人挑井水,要温柔地往井里先投小火柴棒或小坷垃

二月二这天,男人要去水井里挑水时,不能直接将水桶放进去,需要拿一个小火柴棒或者小坷垃,先往井里投一下。意思是,提醒一下井里的龙,“今天你抬头,我怕桶直接放进去,会磕着你的头,怕你疼。”

“我一扔,你就知道我提着桶来打水了。你便会小心注意,不会碰着你。非常温柔的一个举动。”孟宪明说,现代人可能以为这像是一种游戏,其实,在过去,人们是很虔诚的。男人去打水,都是这样的。”

○民俗6:小时候兜里装一兜炒豆,吃个焦馍,便很香

孟宪明说,二月二这天,还有一种习俗是烙焦饼(有地方称烙焦馍)和炒黄豆。这些都是小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那时候,嘎嘣嘎嘣吃起来这样的食物,很香。因为,那时候物质不丰富,大家在并不丰富的物质里寻找食物的快乐,也是一种难忘的美好。

“那时候,小孩们能在兜里装上一兜炒豆,拿上一个焦馍吃,那是很欢乐的一件事。大家还会互相交换着品尝。”孟宪明说,这个节日,其实是一种欢乐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