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以数为内容的竞赛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意义上的数学竞赛是从匈牙利开始的。1894年,为纪念数理学会主席埃沃斯荣任教育大臣,数理学会通过一项决议:举行以埃沃斯命名的,由高中学生参加的数学竞赛,在埃沃斯的领导下,这一数学竞赛对匈牙利的数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卓有成就的数学家、科学家都是历届埃沃斯竞赛的优胜者,如1897年弗叶尔、1898年冯卡门等。
对国际间组织数学竞赛最热心的是罗马尼亚的教授罗曼。经过他的积极策划,1959年7月,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举行,拉开了国际数学竞赛的帷幕,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在罗马尼亚举行。当时只有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参加。自那以后,国际数学奥赛每年举行,只有1980年中断过一次。
能够斩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做题机器,最后都成为了世界有名的数学家,比如陶哲轩、张伟、何旭华等,在统计历届菲尔兹奖获得者名单时,大约有1/3的人都在国际奥数比赛上获过奖,所以奥林匹克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也被誉为拿到了数学家资格的通行证。
各国数学界都对奥数金牌得主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去挑战菲尔兹奖。
我国是从1985年开始参与这项竞赛,到现在已经34年了。在这34届竞赛中,我国只有3名选手,曾经获得过满分金牌。这三名选手分别是罗炜、付云皓和韦东奕。罗炜1991年和1992年连续两次参赛,两次获得满分金牌;付云皓2002年和2003年获得满分金牌;韦东奕2008年和2009年获得满分金牌。
付云皓
韦东奕取得的成就其中韦东奕更是闻名世界的数学天才,15岁入选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集训,他在数学方面的强大,令队友、教练叹服。韦东奕创造了24道题完成了23道半的纪录,唯一没解出的那半道题目,队友更是全军覆没。
在2013年的“丘成桐数学竞赛”中,21岁的韦东奕毫不费力地斩获了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许宝騄金奖、个人全能金奖以及周炜良银奖。韦东奕个人金牌数超过除清北外其他任何高校在12年间获得的金牌数总和!强如“千生一院士”的中科大,12年也仅有5金入账,韦东奕一人轻松超越之。
因为韦东奕的天赋,2012年,韦东奕大三的时候,哈佛给出了一系列令人心动的优待,甚至愿意为了韦东奕打破校规——只要韦东奕愿意来哈佛读书,可以直接免掉英语考试,并且承诺了为其提供翻译人员等服务,但是韦东奕并没有答应。
2014年,韦东奕选择在北京国际数学交流中心硕博连读,在此期间,他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正则性问题和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被多个国际著名数学期刊接受并发表,世界闻名的布尔巴基讨论班专题研讨韦东奕与合作者的研究工作。
2018年27岁的韦东奕博士毕业之后,担任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在此期间,韦东奕与人合作在随机矩阵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我们可以看看国际数学界对韦东奕的评价:
1、Oseen涡算子的拟谱和谱下界的估计一直是PDE方向的一个长期公开问题。菲尔兹奖得主Villani于2006年ICM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该问题的重要性。韦东奕与合作者章志飞、李特等人引入新的想法和方法解决了该猜想。他们通过构造波算子、强制性估计等方法处理了Villani的亚强制性方法所不能处理的非局部算子。同时,他们所引入的波算子等工具具有普适性,为此他们最近在该稳定性方向取得了多个重要结果,世界闻名的布尔巴基讨论班(法语:Séminaire Nicolas Bourbaki)甚至组织专题讨论班,讨论北京大学韦东奕等人的研究工作。
2、“在这篇论文中,他们解决了随机矩阵中经典高斯正交系综(GOE)的小间距问题,证明了GOE的小间距在极限意义下渐进于泊松分布并得到了小间距的渐进分布函数。间距分布问题是随机矩阵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之前的结果主要集中在高斯酉系综(GUE),而GOE鲜有结果。这是因为GUE本身具有行列式点过程这样的特殊结构,但是GOE不是,因而产生新的本质性困难,需要引进新技术。在本篇论文中,他们利用冯仁杰和韦东奕之前的一个工作,克服了这个本质性困难,并发展出一套研究点过程小间距问题的一般性方法。论文成果已被证明具有普适性,是随机矩阵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
需要说明的是,韦东奕确实有天赋,但如果只靠天赋而不努力或许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成就。他博士期间到现在,每天都是保持十多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宿舍不开灯,也是在全心全意在想数学问题,时不时有进展的时候,便放声大笑。
数学天才却因长相被嘲笑
不过韦东奕在数学领域的天才,一直不是媒体报告的重点,当初韦东奕在取得了两次奥数满分金牌之后,媒体采访了韦东奕的高中班主任,其班主任说,韦东奕一心沉迷数学,内心和思想十分纯粹,脑子里全是跟数学有关,所以情商并不高,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低。
其班主任的话被媒体报道之后,韦东奕成为了一个情商低、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而在近期韦东奕接受采访之后,其长相更是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嘲笑。
当我们中国出了一个天才之后,为什么大家的关注点不在其成就,而在其长相、生活方面呢?这不是对待科学家的正确方式。
希望我们的媒体也不要想着把韦东奕打造成网红,科学家需要清静的治学环境,希望媒体和舆论也可以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