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云塔与宝云公园。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1)

宝云公园一角。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2)

春在旧城。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3)

当我们打开地图,看到某个地方叫作古城或者旧城的名称时,请一定要留心,这样的地方肯定是有历史有故事的。

古对应今,旧对应新。叫古城的地方,言其历史的厚重和沧桑。叫旧城的地方,言其固守曾经的无奈和寂寞。

都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去探究。

今天说的就是一个叫旧城的地方——桃城区旧城村。

来到衡水市区的西南部,会看到一座佛塔高高伫立,向着塔走,你很容易就找到这个村庄了。

塔叫宝云塔,位于宝云寺内。宝云寺在村子的东北角。

这个村庄很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杨柳参差,上世纪末的时候,村里曾有3400余人,3300多亩地。这在平原地区算是大村了。

村子历史久远。衡水市前身为衡水县,衡水县自隋唐至明朝有八百年县城就驻在这个村。

资料显示,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设置衡水县。似乎衡水县最早建在空城(位于今天赵圈镇的几个空城村附近),由于很快就遇到隋末战乱,县城破败,大概20年后就搬到旧城村来了。所以空城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据桃城区文史学者李功研究,那时的旧城村还叫黑龙潭村。村子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东面有大河(漳河),西南面有大湖(北沼、南沼),村西北有黑龙潭,有官道从村庄穿过,村东寺庙香火繁盛。可说是人杰地灵。衡水县是官方的名称,民间也称小桃县,县城称小桃城。

此处的衡水县,历经了唐朝,五代,北宋,金,元,直到明朝永乐初年。

明永乐五年(1407年),漳河大水,衡水老县城淹没于汪洋中。永乐九年,漳、滏、滹三水又合流。永乐十三年(1415年),大水坏城,官民庐舍不可居,前后九年水淹,城内房屋多损,只有宝云塔和极少数建筑物保留下来,诗书文稿消失殆尽,县城向东迁至河东范家疃(今河东衡水老城区)。

据说带来巨大灾难的大水是来势汹汹的冰凌水,连水带冰,冲击力极大,整个县城消失殆尽。县城牵走了,灾难后的人民奋起抗灾,重建家园,一代又一代。但物是人非,只留下夕阳下的宝云塔相伴,云卷云舒,寒暑更替,弹指间700年又过去了。

徘徊在这个大村子里,街头巷尾地转转,能感觉自己的渺小,这么多房子,这么多树木,角角落落都有过青春年少的浪漫,每家房舍都有过初闻婴儿啼哭的喜悦与暮色苍茫雨打屋檐的落寞。寻常百姓家都是这个样子,周而复始,生命不息。

转过了村子,焦点就集中到村东的宝云寺来了,——这里是不得不驻足停留的地方。宝云寺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隋唐时扩大建设规模。人们来这里朝拜祈福,在这里赶庙会庆新年,民俗的生活保留了一千多年。前些年没有疫情的时候,寺外南北街上依然会举办庙会。元宵节前后,古老大柳树下的街上,游人如织,尝小吃,买小玩意儿,看民俗表演,看大戏,感受传统年味儿,都能过把瘾。

宝云寺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衡水市唯一的融文化、宗教、民俗、旅游为一体的古建筑群。香火鼎盛时,“寺域广三十亩,殿堂近百座,樵楼钟声闻百里,香客辐辏”。永乐年间大水冲毁了旧县城,宝云寺也被毁,随着新县城的建设被迁走。现在的宝云寺是1993年和1998年在原基础上重建、修复的,占地19.37亩,寺院坐北朝南,外观仿唐以前风格,内里仿明、清风格,寺名及大雄宝殿匾额由赵朴初题写。寺内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帖博物馆、药师殿、送子观音殿、宝云塔等。

宝云塔是宝云寺的标志。当初大水来袭,宝云寺随县城搬走,寺虽迁,塔未动,一直在原址屹立。砖木结构,高36.6米,底座周长28.8米。塔的各层建筑风格各异,或为鸳鸯斗拱,或为梅花斗拱等。全塔成九层八面棱锥体,雄浑古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建筑才能。塔是隋唐时候建成的,宋代进行修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方政府又对其进行修缮。

寺内有一株"千年不死草"特别出名。"千年不死草"属兰科,又叫马蔺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寺内这株由唐朝大诗人王之涣所栽。唐开元二年,26岁的王之涣深得宰相张九龄赏识,被推荐到当时的衡水县来当主簿。临别,见相爷府前有墩马蔺草,就对张九龄说:此草不贪肥水,千载永绿。您既然信任我,学生也一定要像这无所贪图的马蔺草,在为国为民的仕途上,永持文人的正义本色。张九龄赞许地送了他几棵马蔺草。他就将马蔺草移栽到衡水的宝云寺内,并一直存活至今。王之涣正直又有才华。衡水县令李涤的三女儿年方18,深为王之涣的才华折服,非君不嫁。李涤很是赞同,还为他们主持了婚礼。婚后两人甚是恩爱,李氏安贫乐素,相夫教子,甘于清贫。

出了宝云寺,东侧是新建的宝云公园。规模很大,有草坡,有竹林,有游乐设施,很适合居民和市民游玩。只是植入佛教文化的元素很少,未与宝云寺和宝云塔形成呼应之势,算是个小遗憾。

在宝云公园南侧,有大面积的果园,梨树为主。春有繁花,秋有硕果,十分幽静,既可看作是宝云公园的延伸,又可单独成景,引人游赏。

果园的南端,有滏阳河蜿蜒而过,河水清澈,青草遍地,绿树成荫,鸟鸣虫唱此起彼伏,偶有垂钓者栖长草守游鱼而观蓝天白云于水中倒映。斜阳晚照时,红艳的色彩渲染的不止是天空,还有河水和归人,不免让人产生时空流转的错觉,错觉里千年时光倏忽逝去。

地图上的旧城村和宝云塔。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4)

宝云塔。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5)

宝云公园一角。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6)

宝云公园。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7)

人们在宝云公园娱乐。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8)

旧城果园。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9)

鸟巢。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10)

宝云公园一角。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11)

旧城村南的滏阳河。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12)

斜阳晚照旧城南。

旧城村历史(旧城村)(13)

来源:衡水的村庄美篇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