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25 年7月2日,历史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在玄武门设伏成功清除了太子李建成,成功地夺取了朝政大权,很快逼唐太祖退位,从而开启了鼎盛繁荣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为什么发动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1)

其实,“玄武门之变”并非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中间过程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令人唏嘘。

秦王李世民为唐朝的建立及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乱世枭雄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牛人基本上都是李世民亲自率大军剿灭的。

因为功绩卓越,李渊于是封他为秦王,对他器重有加。而随着战功的递增,李世民的威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长年追随他的心腹将士的鼓动下,李世民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而太子李建成也意识到了危机所在,于是联合四弟李元吉,共民对付李世民。

几番明争暗斗后,太子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李世民为什么发动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2)

武德九年六月三日,李世民来了个“投石问路”——向父亲李渊状告太子李建成的罪刑:淫乱后宫。具体来说是李建成和尹德妃、张婕妤有染。

汉高祖李渊听闻后惊怒不已,给李世民的答复是:明天早朝来处理这件事。

惊讶不已,于是李渊下诏李建成和李世民第二天来朝中对质这件事,并邀一干重臣来共同见证。

就这样,李世民的投石问路之举取得了良好成效。接下来,他要在玄武门下功夫了。

李世民为什么发动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3)

玄武门的守领常何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但太子争夺战后。两人都开始互挖墙脚。李建成曾以重金收买李世民手下骁将尉迟敬德、段志玄等人,但没有成功。而李世民也不甘落后,用重金收买李建成手下将领常何和太子右内副率张公谨却获得了成功。

何常之所以转投李世民,除了见钱眼开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常何的籍贯是山东汴州浚仪,和李世民帐下很多山东豪杰是“纯老乡”,在“乡情”的影响下,常何投靠了李世民。

结果可想而知,李世民在常何的“网开一面”下悄无声息的带兵设伏,静候李建成的到来。

同时,李世民决定采取行动前,还找到了张公谨,并“自安之策”,其实也就是试探张公谨的立场,让他明确表态。张公谨投于地而进曰:“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今即在不疑,何卜之胥,纵卜之不吉,势不可已。愿大王思之。”意思就是张公谨激烈的效忠表态,最终让李世民信心大增,决定进行最后一博。

李世民对玄武门之变的军事行动采取了三管齐下之举:一队由他率领的十人围剿小组,主要目标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个“贼首”;一队由尉迟敬德统领70名精兵,将高祖及大臣议事地点包围了,以便随时“逼宫”。 同时,李世民一方还组织了一支囚犯奇兵,配合门外设伏。

李世民为什么发动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4)

六月四日,李建成、李元吉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去早朝,刚进入玄武门前的临湖殿就发现情况似乎有所不对。

李建成、李元吉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这时,李世民出现了,他在后面呼唤他们,李元吉又惊又急,立马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结果由于慌张,一连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其箭自然也就没有射中李世民。

来而无往非礼也,李世民不再谦让,他搭弓射向李建成,一箭就将射死了。

李元吉见状,索性拼出去了,调转马头飞奔过来,一把夺过李世民的弓箭,想勒死李世民。就在这时,虎将尉迟敬德来了,他大声一喝,吓得李元吉赶紧放开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父皇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放箭将他射死了。

而这时,李建成、李元吉两府的援军,在冯立、谢叔芳的率领下,从东宫玄德门出发沿宫墙直奔玄武门。结果他遭遇到李世民设伏将领敬君弘和吕世衡的北门禁军的抵挡。

在混战中,敬君弘、吕世衡被斩,北门禁军群龙无首,眼看就要溃败了。关键时刻,常何出现了,他指挥禁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李世民为什么发动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5)

而李世民收拾李建成和李元吉后,他们两人的人头丢到了其援军的面前,使其军心很快散了。再加上这时秦府的增援部队、囚犯奇兵来陆续赶来,在前面夹击之下,两府援兵四散溃逃。之后,李世民迅速控制了宫城门。并派尉迟敬德率领 70名精兵,将高祖和议事大臣软禁。

当日参加议事大臣有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其中萧瑀、陈叔达劝说高祖答应李世民的逼诏内容,而宇文士及本身就是具体负责配合尉迟敬德逼诏的。在武力威逼下,七位重臣都“默许”,唐高祖见大势已去,只好顺势下诏:“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东上阁门(在太极殿东侧)出宣敕,众然后定。”

李世民为什么发动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6)

三日后,李渊正式退位,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历史开启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