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桂芳/文 采访对象供图

3月3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敬林提到,面对突发疫情,跨境电商发挥渠道优势,累计进口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853万件。

有哪些企业参与了防疫物资的跨境采购?这些物资是如何带回国内的?一只口罩从海外到国内要付出多少心血?

被卖到柬埔寨的人(从柬埔寨带回300多万只口罩)(1)

去柬埔寨对接口罩,到了之后发现不会说当地语言

早在2020年1月31日,河南省商务厅就召开了医用防护物资进口企业和药品流通企业座谈会,万国优品、开封汴欧、易通跨境、新百福物流等跨境企业参会。

会议要求:企业要扛起社会责任,有关员工尽快结束休假,投入到工作中,一线员工坚守配送岗位,积极从世界各地筹备进口医用防护用品,全力以赴做好保供应急工作。要充分发挥防护物资进口企业境外优势,积极联络和组织海外货源,扩大进口数量,缓解口罩等防护器材供需矛盾问题,确保医护防护物资进得来、接得住、用得好。

这个时候,万国优品董事长浮学军决定启动全球找货,一边让部分员工负责海外货源对接,一边将公司旗下22家店面逐个建立国内需求资源对接群,按需求定向找货。

万国优品荥阳店负责人时晓鹏在接到公司通知后,报名出国采购。

“浮总忙到几乎没空吃饭、没空睡觉,就想着我得去做点什么,让国外的货尽快进来。”时晓鹏说,向公司报名后,公司分配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去柬埔寨金边一家工厂对接一批口罩物资,保证物资准时全部运送到国内。

2月8日,他一早从家里出发,彼时河南多个地方已经封路,当时没有出租车、没有网约车,怎么去机场都是难题。他拿着行李,站在家门口,等待公司派车接他到机场,但道路封路,公司的车迟迟到不了。幸运的是,两个多小时后,一辆到机场接亲友的出租车路过他家门口,顺路捎带上了时晓鹏。

当日他和一位同事从新郑机场转广州白云机场,在2月9日一早就达到了金边。但到了那里后,时晓鹏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二人不会柬埔寨语言,如何和厂家沟通、如何找车拉货都成了问题。

被卖到柬埔寨的人(从柬埔寨带回300多万只口罩)(2)

在国外机场和国内机场来回奔波已经一个多月,带回口罩300多万只

到金边第二天,他们总算找到货了,但要先看厂家合格证、货品合格证件、拆箱看口罩品质。货品大小不一,15公斤/箱、30公斤/箱、40公斤/箱的都有,一箱15公斤的口罩是2500只。

当地运货的工人不好找,时晓鹏要和同事一起把这些货品搬上三轮车,到机场后再一箱箱地从车上卸载拉到机场。第一次货品是134箱,两个人搬到机场后,发现航班托运费上涨了,仓位也不够,只得等乘次日的飞机带货回国。

被卖到柬埔寨的人(从柬埔寨带回300多万只口罩)(3)

货品在机场,两个人就要在机场盯货。当地温度高,蚊虫也多,二人初到异国对当地环境不了解,没有准备防蚊用品,被蚊虫叮咬着过了一夜。

第一批货就是这样通过春秋航空“人肉”运到了国内。

时晓鹏告诉记者,第一批货的运输算是比较顺利,但之后越来越艰难。

2月12日之后,因疫情影响国际航班班次越来越少,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口罩价格也一路上涨。

接连不断地涨价也是全球寻货者们焦虑的问题。时晓鹏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即便预定好了货品,价格也会变,也许订货时时还是21.5美元/盒,第二天取货时就是23.5、24.5美元/盒。这种价格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前方采购者的精力。可一旦错过,就再也没货。

他举例说,公司一次向韩国一家生产企业缴付了600多万元的定金,但支付后,第二天口罩进货价格翻了一倍。除了价格翻倍外,还有当地政府防疫物资出口限制,以及运货过程中被拦截的风险。

被卖到柬埔寨的人(从柬埔寨带回300多万只口罩)(4)

一切焦灼都只有飞向中国的航班起飞后才会平静下来。当看到运载着货品的飞机起飞时,85后时晓鹏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进一批货太不容易了。”

时晓鹏最感动的是,有一次货品到了广州的机场后,机场工作人员帮着他把一箱箱货品送到站外,等司机来接。联想到在国外时,需要自己和同事一箱箱搬运,连货品进国外机场都要反复给小费,这种国内外的对比让时晓鹏特别感动,也许这就是他愿意一次次来回在国内外奔波的动力之一。

被卖到柬埔寨的人(从柬埔寨带回300多万只口罩)(5)

时晓鹏说,由于来回奔波,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自己和同事特别担心连续的熬夜加班后身体不舒服,比如发烧一类的。“真的是提着一口‘仙气’在这里(金边),可是一想到能尽微薄之力让多一些人用上口罩,和团队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感觉很好。”

而今,时晓鹏通过飞机带到国内的口罩300多万只,在国外机场和国内机场来回奔波已经一个多月时间。万国优品全球采购货品在河南跨境采购中位居榜首,捐赠和政府单位代采、企业代采总量位列第一。

一只口罩是穿越半个地球的空中接力

2月1日下午,河南省商务厅召集重点外贸企业召开了防疫保供座谈会,要求防护物资进口企业要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扩大防护物资进口。

汴欧公司第一时间组建医疗物资保障临时工作组,向公司驻迪拜办事处团队发出在中东地区搜索口罩、向国内团队发出全球寻货的要求。主要选定中东地区、乌克兰、俄罗斯。

为何选择中东?汴欧公司董事长吕波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除了公司在那里有办事处外,他们还通过医护人员了解到,中东地区之前曾受过一种呼吸综合征的影响,该区域对口罩产品质量要求严格,有质量体系认证要求,因此最终采购区域选定在中东地区。

在这种范围里,公司找到了沙特阿拉伯的一家防护物品供货商,愿意出售50万只一次性防护性口罩(TWOYES)。完成采购后,货品原计划由沙特运往迪拜,再由迪拜运送到国内。

但当时迪拜到北京的航班已取消。汴欧公司迪拜办事处的6名工作人员打了几百个电话,才找到迪拜一家有实力的运输公司,将货物转到阿布扎比,再通过阿布扎比航空发往中国北京,2月10日晚上9点该批货物从北京机场到达新郑机场。最终这批口罩用时4天,辗转3个国际航空公司,2个国家海关检疫,基本上辗转了半个地球到达中国,除了政府采购的、投放到市场的一次性口罩外,此批货物中的医用N95口罩全部捐赠。

直到现在,吕波对这次空中接力的订单号码还记忆犹新。在从阿布扎比运往中国北京的过程中,本来是计划2月7日飞机起飞,但直到2月8号晚上才得以起飞。在这个过程中,吕波几乎每小时就要刷一次航班情况。

“航班一直不更新,”吕波说,自己就频繁的刷新航班信息,害怕好不容易采购到的货品停滞在国外。

“感受酸甜苦辣,这种压力没法形容,焦虑,忧虑。”吕波形容自己和团队的状态时说,因为只要货物未到,团队就在焦虑中度过,感到时间真的很漫长。

被卖到柬埔寨的人(从柬埔寨带回300多万只口罩)(6)

口罩运抵开封当日夜里,吕波发了一条朋友圈:“一声召唤,使命必达。抗击疫情,匹夫有责。”

吕波感叹说,整个接力过程中,河南商务系统、新郑海关、机场集团、公司员工多方协作,才让物资能够进入国内,缺任何一个环节都做不了。

河南商报记者获悉,汴欧公司还向伊拉克采购了74万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河南省商务厅通过联系我驻伊拉克大使馆协调,这批物资才得以进入中国。另外,该企业还从以色列进口一次性外科口罩100万只,从土耳其进口一次性口罩100万只,用于战疫。

(编辑 吴海舒 见习编辑 张淼 首席编辑 华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