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萱爸育儿经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众所周知,小孩子由于认知不足,所以说出的话很多都非常逗趣,大家也都认为这是“童言无忌”。
“童言无忌”究竟有多逗呢?为人父母,相信不少人都分享过自家宝宝的“童言童语”,而孩子的这些无心之言也被贴上了“可爱”、“坦率”的标签。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妈妈正在给儿子讲西游记的故事,在说到“沙和尚”这三个字时,4岁的儿子忽然说了一句“沙和尚,没水喝”。
妈妈纳闷了,问他为什么沙和尚没水喝呢?儿子一本正经地解释:因为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沙(仨)和尚没水喝。
这个“冷笑话”般地回答逗得妈妈险些喷茶,之后,妈妈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给儿子解释清楚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说起童言无忌,还有网友分享了一件身边趣事。
爷爷过大寿,孙子“童言无忌”送祝福,一开口逗乐全场该网友表示在自己父亲60大寿当天,许多人都来到酒店祝寿,5岁的小孙子自然也不例外,在给爷爷庆生敬酒时,大家都让孩子说几句祝福语。
小家伙见状也不怯懦,张口就来,没想到他这一开口就逗乐了全场,原来孙子的原话是:祝爷爷不老不死,早生贵子!
孩子的用词令人捧腹大笑,爷爷很是无奈地拍了一下孙子的头:不老不死不可能,早生贵子更不可能喽!
孩子为什么会“童言无忌”?
0-6岁,在心理学上,孩子正处于婴幼儿期,他们的思维模式停留在具体形象程度。
顾名思义,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材料主要是具体形象或表象,就是眼前的画面,因此表达也较为直观。
就像孩子在给爷爷送祝福时,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希望爷爷能够老得慢一些,长寿一些,但由于词语匮乏,因此就说出了“不老不死”的话来。
而在婴幼儿期,孩子的逻辑思维只是萌芽阶段,并不会考虑事件背后代表的真正意义,也不会觉得自己的用词哪里不合适。
因此他们表达得也毫无顾忌,为大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欢声笑语。
童言并非无忌,面对孩子的“好奇童言”,家长要谨慎
很多人认为既然是童言无忌,那么大人方可一笑置之,不必过度理会。
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孩子要比以前的孩子更早地接受新事物,他们的好奇心、模仿能力都已经超出了家长的认知。
对于一些“好奇童言”,家长若不重视,后果不堪设想。
前些年就有一个家庭因为孩子的一句话而发生了惨剧。
小强(化名)非常喜欢看动画剧《熊出没》,剧中有一个片段就描写熊大熊二攀岩。
小强当时就兴奋地问自己的妈妈,“妈妈,我做一根绳子是不是也可以攀岩?”
妈妈听后只觉得童言无忌,于是敷衍地点点头,并没有意识到孩子语气里的认真。
之后,7岁的小强模仿动画片的情节,自己接了一根绳子试图从阳台滑落,但很不幸,他失手坠亡。
我做一根绳子是不是也可以攀岩?
这是小强看动画片思考出来的问题,这说明此时此刻,他对攀岩有着强烈的兴趣,并且还有着实践的欲望,这也意味着这句话可能并非玩笑。
倘若妈妈当时谨慎对待,并及时提醒孩子这种做法是极度危险的,小孩子不可以轻易尝试,这场悲剧可能就会避免发生。
面对孩子的“童言无忌”,家长应如何引导?
① 注意观察孩子说话时的微表情
一般来说,孩子的童言童语很少会付诸实践,但家长对此也不能大意。
在孩子说话时要多观察他的微表情,如果孩子的表情十分认真,说出的话又具有危险性,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② 童言无忌也要尊重他人
很多孩子当众嘲笑他人体型肥胖、肤色黑、穿衣不好看,虽然这些在家长看来是童言无忌,但确实对对方极大的不尊重。
家长需要及时制止孩子,不要用童言无忌搪塞过去,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萱爸有话说
生活中,孩子的有些话可以当做童言无忌,一笑而过,但有些话,家长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否则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他人,都是一种伤害。
你还听过哪些有趣的“童言”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小萱爸爸,积极学习带娃的“女儿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儿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转发、评论,你的喜欢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