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出自《道德经》第58章

趋吉避害是人的天性本能,可老子却说,福中有祸,祸中却有福。

道德经精髓十句格言(道德经这3句经典)(1)

事物的发展是变动的,因此福祸也是变动的,比如一个人得意忘形之后,就会乐极生悲。

大贪官和珅,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重用,恃宠而骄,变成得贪得无厌,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后来又被嘉庆帝赐死。

若是和珅没那么得宠,也不会如此贪腐,有所收敛,也不至于恶贯满盈,落得如此下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凡事好坏,不可过早的下定论。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自《道德经》第45章

很直的东西,远远的看上去,也没那么笔直,因为有很多物理方面的原因,会导致很长很长的一条线,看上去没那么直。

后面老子又说了,即便是很灵巧的手,也并不是样样都那么灵巧的,在某些方面,也会显得很笨拙,人各有所长,不可能做什么事情都很灵巧。

真正有才华的人,知道了这世界上凡事都没有绝对,因此不敢妄下论断,小心翼翼的讲,反而看起来很木讷。

而很多无知的人,因为无知,口沫横飞,是非颠倒,什么都敢说,不知因果,反而误导了很多的人。

道德经精髓十句格言(道德经这3句经典)(2)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出自《道德经》第33章

一个人若能洞察别人的心思,善解人意,可以说叫智,但是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能称为明。

这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人一想到自己,就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只有懂得反省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这就需要一个人有德。

即便是坏人,也会说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让自己自洽,认为都是别人的错,自己这样做都是因为别人不好。

能够战胜别人的,就是有力量的表现,但是有力量,有时候只能匹夫之勇,而真正的强大的人,都是能够战胜自己的。

道德经精髓十句格言(道德经这3句经典)(3)

战胜别人,只要力量强于他就可以了,但是要战胜自己,就需要一辈子的修行。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今天你比我好,明天我奋勇追干,就能扳回败局,总是把眼光放在别人的身上,重来没有好好的审视过自己。

富有和贫穷是相对的,就是有穷的概念,才会凸显出了富有,这些都是我们的观念而已,没有固定的标准。

有些人什么都不缺,总是把自己和那些富豪相比,就认为自己很穷,但是和那些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相比呢?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所谓的贫富,都是我们的观念而已,多少才叫富,多少才能知足?

因此老子才说,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

要想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建树,就要有坚毅的意志力,强者,都不会那么容易动摇的,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意志力就要坚强。

不是说今天斗志满满,明天就休息晒网去了。只有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能做到坚毅不动摇,因此,老子才说强行者有志。

以上内容皆出自《道德经》,全书共有五千字,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宇宙自然规律变化的阐述,称为“道”经。下篇是讲处世的规律和策略,进退之道,以及长寿之道,称为“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