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顺口溜比较实在(乡村顺口溜之变)(1)

□公明

春节前,走人户到龙马潭区乡下堂哥家做客,发现最大的变化是:水泥马路可以直达表哥的家门口,出门办事就非常方便了;几年前低矮的瓦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楼一底的砖房,非常洋气,前后还栽种了花草进行了美化、绿化。

中午,堂哥家在宽敞的院坝里摆起了坝坝宴,共有十多桌呢。桌席是流行的“九大碗”,蒸酥肉、扣鸡、扣鸭、三鲜汤、夹砂肉、烧白等十多个菜,丰盛得很。堂哥走到每张桌席前,一遍又一遍地向亲友们打招呼:“大家请哦,拈菜吃哦,不要客气哈!”

堂哥来到我身边,亲切地说:“兄弟,放心吃,全都是自己养的、自己种的绿色食品。回想你二三十年前来的时候,不是当哥子的舍不得,不怕你笑,实在是拿不出好吃的东西来招待你啊。现在好了,你想吃什么都有,要来打个电话就是。”

回想我过去来堂哥家吃桌席,桌上没有几个菜,简直是清汤寡水的没有“搞头”。记得堂哥还教我几句顺口溜:“肉来四下望,有肉休啃骨;无肉先泡汤,手稳心不慌。”说是在农村吃桌席的时候要照此依样画葫芦,吃到油水。那年月,不仅没有多少油水,而且还食不果腹。为此,表哥又教我一招怎样“抢饭吃”:添饭的时候,第一碗不要添满,赶紧吃了就可以添第二碗饭,要不然你就添不到第二碗或第三碗饭了。

闲聊中,我对堂哥说起顺口溜的事,表哥哈哈大笑:“早忘了,现在不用了!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呀!”

堂哥告诉我,如今他们已不再栽秧打谷,吃粮也是上街购买了。现在,他们还有新的顺口溜,叫做“吃水不用担,做饭不冒烟,看戏不出门,吃粮不种稻。”

“吃水不用担”,指的是农家用上了自来水,扭一扭水龙头,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做饭不冒烟”指的是用上了天然气,不用烧柴,也就没有炊烟了;“看戏不出门”指的是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按一下遥控板,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吃粮不种稻”指的是村社被区政府列为高粱(又叫红高粱)种植基地,为酿酒企业提供优质高粱,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业主)”为主发展产业,实现共赢。当地农民虽然不再种植水稻谷和小麦,但种高粱,用卖高粱的钱买食粮,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我被这新的顺口溜和新农村的发展吸引了,想起过去做客“抢饭吃”的情形,又问堂哥,如今吃饭能够吃几碗?堂哥兴奋地回答道:“现在油荤不断,最多吃两小碗饭就行了,不像过去,吃了几大碗也不觉得饱啊!”

堂哥还告诉我,村委会如今修建了几千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广场里常常是锣鼓铿锵、管弦悠扬,都是村民们自编自演节目,自娱自乐。

“村支书说,房子修得再漂亮,产业发展得再好,如果没有文化生活,新农村也是没有品位的。”堂哥说,自从文化广场建成后,村子里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村民的情绪也好了,发牢骚的少了。村文化中心配套的有农家书屋,还有电视、电脑、乐器等文化设施,多样化的文化让农民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每年,红高粱成熟时,政府和酿酒企业都要在文化广场举办红高粱文化节,文艺节目丰富多彩,像过节一样!

是啊,还是如今党的政策好!在一个普通农村老百姓的坝坝宴上,通过乡村顺口溜的变化,就能让我们品味出:乡村生活真是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