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9年,25岁的柳永参加了科举考试。此时的他早已经是卓有名气的大才子,对于这次科举他自认为是手到擒来,还自负放言“定然魁甲登高第”,就差提前摆宴庆祝了。但结果呢?妥妥的打脸!因为“属辞浮糜”,柳永不仅初试落第,更是受到了严厉的谴责。

柳永最著名的情词(柳永给对方写首肉麻情词)(1)

年轻人总是一腔孤勇,李白当年初出茅庐之际,觉得名士李邕怠慢自己,便敢狂言“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柳永比起他也是不遑多让,面对落第,柳永并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相反还诟病科举制度,愤慨之余写了首《鹤冲天·黄金榜上》控诉。

其中前两句是“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意思是: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是偶然失去了当状元的机会,即便是政治清明的年代,君王也会错失贤才,我今后该怎么办?这里的潜台词就是嘲讽宋仁宗号称清明盛世,却遗落自己这样的贤才。这无疑于是扇朝廷的脸面。

柳永最著名的情词(柳永给对方写首肉麻情词)(2)

而且词中还有两句“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就相当于说:你不让我科举及第,我还不稀罕呢,我宁愿把这浮名换成听歌赏曲。可以说是扇完朝廷的左脸又开始扇右脸。

古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不允许质疑。面对柳永这般狂傲的挑衅,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不惯着他,直接下令“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这相当于直接绝了柳永的仕途,自此之后世间再无踌躇满志的柳永了,只有眠花宿柳的柳七郎。

柳永最著名的情词(柳永给对方写首肉麻情词)(3)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时常混迹于烟花柳巷的柳七郎不可避免的和很多歌女关系密切,产生了情意。这其中便有一位叫作虫虫的女子,两人志趣相投,堪称才子佳人,柳永一度想要纳虫虫为妾。后来柳永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失利,同时和虫虫也因为一些事吵架有了间隙,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想暂时离开京城四处去游历一番。但对于虫虫他始终放不下,于是在临走时,便写了下面这首肉麻情词送给虫虫。

《征部乐》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只恁、愁闷朝夕。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以初相识。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柳永最著名的情词(柳永给对方写首肉麻情词)(4)

这首词上阕起首两句便描写了柳永和虫虫之间出现了裂痕,本来是花前月下的幽会之时,但却空负了这良辰美景。紧接着便是对于往昔的追忆,每每思之便觉得漫长,再想到自己要远走,心中也不由烦闷。接下来则是表明了词人对虫虫的一腔情意,不知道谁能代自己去花街柳巷找到她,告诉她自己的境况,也让她知道自己因为想念她变得憔悴不堪。

柳永最著名的情词(柳永给对方写首肉麻情词)(5)

下阕则是柳永对虫虫的肉麻告白。花前月下的美好和心中思念的她最是难得。只希望我心心念念的虫虫,也能够将我放在心上。当接待客人时,始终像初次相识一样,逢场作戏即可,切莫陷得太深。何况正是容颜娇丽的青春年华,也应好好珍惜。一旦我科举有了消息,我便即刻返回,这一次我一定会好好珍惜你,再不轻易离开。

不得不说,柳永这首情词写得确实肉麻。笔者还记得上学时曾买过一本柳永的词集,但对于这首词语文老师却不让读。后来遇到一些同样喜欢诗词的诗词迷,当他们读到这首词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词为何能流传下来”的感慨。

柳永最著名的情词(柳永给对方写首肉麻情词)(6)

其实柳永这首词虽然写得肉麻,但却并不浮艳。很多人觉得它不该流传下来,其实是因为未能理解词中的真意,只是从字词的表面去理解。柳永这首词写的是对于虫虫的无限思念,同时也有对其真挚而专一的爱情的期待。男女情爱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用正确的心态去理解这首词,其实便能感受到柳永的至情至性,这并没有什么不能读或者不能流传的。就像《诗经》中同样有许多大胆直接的爱情诗,但孔夫子便曾概括“思无邪”,只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心中所愿所想敢示于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

对于柳永的这首肉麻情词,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