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割补法求面积(6年级阴影面积三大求法)(1)

阴影面积三大求法

一、割补法

☞定义:有些非特殊特性不能直接求解,需通过割补后成为特殊图形易解;有些图形面积直接计算,计算量很大,耗时耗力还易做错,通过割补变为简单图形,计算量小,准确度大大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❶分割:把一个平面几何图形分割以后,各小块图形的面积(S1、S2……)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积(S)。

☞公式:S=S1 S2 ……

☞前提条件:S1、S2……都容易求解

例子:如图所示,已知三个正方形的边长,求阴影面积。

三年级数学割补法求面积(6年级阴影面积三大求法)(2)

❷添补:有些图形没有可供分割的多余部分,又无法直接按面积公式求解,则需要用“补”的思路求解,通过添补一个图形(面积记为S1)后,整体组合成为特殊图形(面积容易求解的图形,面积记为S2),再计算。

☞公式:S=S2-S1

☞前提条件:S1、S2都容易求解

例子:如图,已知BC和AD的长度,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割补法求面积(6年级阴影面积三大求法)(3)

二、转化法

定义:通过等量代换、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割补)等方法得出所求的部分与另一部分(容易求)相等,因此通过直接求出另一部分而得到所求部分面积的的方法。

❶等量代换:找出与所求的未知图形(面积不容易求)面积相等的图形(面积容易求)。

S(未知)=S(容易求)

例题:

三年级数学割补法求面积(6年级阴影面积三大求法)(4)

❷图形变换:通过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割补)等方法得出所求的部分与另一部分(容易求)相等。

S(未知)=S变换后(容易求)

例题:

三年级数学割补法求面积(6年级阴影面积三大求法)(5)

三、等差法

定义: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差,等于两个图形分别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后之差。即:S1-S2=(S1 S)-(S2 S)=(S1-S)-(S2-S)

★此方法用于两个图形有部分重叠的情况。

例题:

如图所示,两个平行四边形ABCD和EFGH(底都是9厘米,高分别为6厘米、5厘米)存在部分重叠,扣除重叠部分后,两个平行四边形剩余部分面积分别为S1、S2,求S1-S2=?

三年级数学割补法求面积(6年级阴影面积三大求法)(6)

解:设重叠部分面积为S3,我们发现S1 S3与S2 S3分别是两个平行四边形ABCD和EFGH的面积,于是我们将所求S1-S2=?转化为

S1-S2=(S1 S3)-(S2 S3)=9×6-9×5=9(平方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