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连环妙计中的中心人物是貂蝉。此时的貂蝉正当青春妙龄,生得如花似玉,是长安城中有名的美人。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奸贼董卓当道,弄得国怨民愤,王允决心为民除害,他苦苦思索除掉董卓的计划,左思右想,最后觉得只有从董卓的义子吕布处下手。

王允知道,吕布虽然武艺高强并且对董卓也非常忠诚,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即爱财如命,是个见利忘义的武夫。于是,王允常常请吕布到自己家里一起喝酒聊天,每次还赠送大量的稀世珍宝。果然,没过多久,吕布就高兴地对王允说:“司徒大人,你对我恩重如山,你有什么事情要我做,请尽管吩咐好了。”

但王允对吕布还不放心。他想,一定要设法离间董卓和吕布的父子感情,使他们相互猜忌、憎恨,然后自己设法笼络吕布,使他完全听命于自己,下决心诛杀董卓。于是,王允就用美人巧施了一套连环妙计。

这套连环妙计中的中心人物是貂蝉。此时的貂蝉正当青春妙龄,生得如花似玉,是长安城中有名的美人。因父母早亡,貂蝉曾一度沦为歌妓,后被王允当作女儿一样收养。因此,貂蝉对王允非常感激,一直想找机会来报答王允的恩德。

这时,她见王允闷闷不乐,就主动过来询问:“父亲,是什么事情使你这样发愁?”王允本就是为实施连环计而准备让貂蝉充当主角的主意,就答道:“女儿,我待你怎么样?”貂蝉感激的说:“我本为歌妓,幸赖大人收养,并待我比亲女儿还要亲,我愿意为你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王允见此,大为放心地说道:“如今奸贼董卓当道,弄得国怨民愤,我决心为民除害。可惜我乃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因此想用你来离间董卓与吕布的父子感情,挑动吕布刺杀董卓。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蝉涨红了脸,慷慨激昂道: “我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只要能刺杀奸贼,我愿意按照父亲的吩咐去做,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王允大喜道:“好!好!只是太委屈女儿了。”

第二天,王允特设盛筵,邀请吕布。酒过数巡,貂蝉上前侍席。只见她身着艳服,婀娜多姿徐徐而来。到吕布座前,先道声“将军万福”,然后悉心斟酒,吕布抬眼望去,只见她娇声媚态,真是国色天姿,不觉魂消魄散,又听“将军请酒”四字,更觉似梦初醒,于是饮了一杯又一杯,只觉得美酒沁人心脾、异乎寻常。

一会儿,貂蝉又婉转歌喉、翩翩起舞,引得吕布耳眩目迷,心驰神往。歌罢舞歇,貂蝉又径自来到吕布座前,凝眸一笑,微屈施礼后告辞而去。吕布目送貂蝉,痴迷一阵,才问王允:“这是谁家的女子?”王允说:“她是我的义女,名貂蝉。”吕布又问及是否许人,王允说:“尚未许配。”吕一听,更觉动心。

王允索性单刀直入说:“将军如果不嫌弃,就送给将军做侍女服侍将军。”吕布一听,兴奋不已,忙问:“司徒公说的是真话?”王允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淑女当配英雄,只怕是小女无才,不合将军心意,怎么还敢说假话?”吕布听到这时,已是喜出望外,倒身下拜说:“司徒公如此见赐,恩德无量,誓发图报!”王允与吕布约定吉日,吕布喜滋滋地告退,回去只待佳期了。

过了两天,王允设法支开吕布,请董卓到家赴宴。在宴席上,王允频频劝酒,刻意奉承,待到董卓喝得醉熏熏时,就让貂蝉出来伴舞。董卓本来就是个色鬼,看到貂蝉这样的美人,怎么会不心猿意马呢?

他就问王允:这美人是谁?为了不引起董卓的疑心,王允没说是自己的干女儿,只说是家里的一个歌妓。董卓色迷迷地说道:“我有几百名漂亮姑娘,可没有一个比得上貂蝉的。”王允趁机说道:“如果太师喜欢她,我愿意把她献给你。”董卓非常高兴地说道:“你不枉我对你的一番信任。”说完,酒宴还没有结束,他就告辞,带着貂蝉回太师府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吕布耳中,他立即跑到王允府里,责怪王允负约。王允佯装不知情,说道:“太师知道我有义女许配给了将军,特地前来接纳,我怎敢阻止?只好让小女与太师随行。我猜想,一定是太师看重将军,亲自到我处迎取。你怎么能责怪我呢? 将军还是回去问明太师,尽早与小女儿结婚就是了。”吕布半信半疑。

回到太师府,探听下落。谁知,那貂蝉已被董卓占有。吕布顿时怒气冲天地又去找王允,王允依然是好言相劝:“这恐怕是你府上人误传的吧?太师威望一时,怎么能霸占义子的美人呢?也许是因为佳期未到,多留小女几日,你还是探个实信为准。”

吕布本是个有勇无谋的人,听了王允的话,又回去探查消息。正赶上董卓入朝。于是,吕布大步奔进凤仪亭,正好与貂蝉相遇,貂蝉一见吕布,便泪如雨下,伤心不止。

吕布见她泪流满面,如此悲伤,更加疼爱不已,忙问是何原因,貂蝉抽抽咽咽,粉面含悲,哽咽地说:“将军不要碰我,我已被董卓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玷污。我今天能与将军见上一面,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可惜我再也不能侍奉将军您了,请您多保重。”说完,就装着要往荷花池跳去。吕布急忙上前抱住貂蝉,说道:“我对天发誓,如果不娶你,我誓不为人。”

就在这时,董卓上朝回来,见此情景,他大骂道:“逆子,竟敢如此无礼。”说道,就将手中的剑掷了过来。幸亏吕布眼明手快,拉着貂蝉把身子一侧,躲过了飞过的剑,总算没有被刺着,自己逃出了太师府。董卓由于身体肥胖,行走迟缓,追赶不上,当再次把剑投向吕布时,吕布早已跑远。 董卓只得回过身来,责备貂蝉,貂蝉便用花言巧语将他哄骗过去。

接着吕布就来见王允,气愤地将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允。王允听了心里很高兴,但嘴里却叹道:“将军请息怒,太师权倾天下,他要怎样就怎样,我们还是忍着点吧!”还没等王允说完,吕布就拍着桌子叫道:“终有一天,我要将这个老贼碎尸万段。”

王允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把自己想杀董卓的想法告诉了吕布,并且说道: “我们想为民除害,杀掉董卓,你能不能帮助我们,做个内应?”吕布听到真要杀董卓,倒有点犹豫起来,说:“我是他的干儿子,儿子怎么能杀父亲呢?这可是大逆不道的啊!”王允摇摇头说:“这又何妨,太师姓董,将军姓吕,本非骨肉,董卓刚才还向将军投剑,他岂有父子情意?”

此话提醒了吕布,心想:“虽说我们是父子关系,但董卓一惯刚愎自用,不能容人,没少冲我发脾气。现在竟敢如此非理,我还与他讲什么父子情意!”想着,他奋身要去杀董卓,王允却把他拦住了,劝他不要太鲁莽。此事还要商议稳妥再行动为好。吕布只好先压下这口怒气。

公元192年4月的一天,汉献帝大病初愈,按惯例,要在未央宫召见朝廷百官。于是,董卓就从廓坞赶往长安去。为了防备别人暗算,他在朝服里面穿上了铁甲,还在乘车进宫的大路两旁,都布下了卫兵,卫兵密密麻麻地排成了一条夹道。这还不算,他又叫吕布带着长矛在他身后保卫者。经过这样一番安排,他认为万无一失了。

董卓哪里知道王允和吕布早已商量好了除掉他的办法。吕布已经布置了十几个心腹勇士扮作卫士专门在宫门口等候着他。

等待多时,太师的马车来到宫门,这位恶贯满盈的董太师,内穿铁甲,外罩朝服,大摇大摆地缓步出来。刚进宫门,李肃便抢先冲过来,举起长戟朝董卓身上刺去,由于董卓身上的铠甲太厚,只伤了他的左臂。

董卓从马车上摔了下来,立即回头大声呼喊着:“吕布在哪里呢?快来救我!”吕布这时从车后走过来,厉声喝斥道:“皇帝有诏书,让我杀死你这个奸臣!”董卓见吕布背叛了自己,便破口大骂道:“你这个混小子,真敢这么做吗?” 吕布不管董卓怎么叫骂,当即持矛把他刺倒在地。

其余的兵士急忙上前,联手斩杀了董卓。吕布骑在马上,公布讨伐董卓的诏书,用来号令宫庭内外的众人。

王允见吕布杀了董卓,马上派皇甫嵩带领人马打开郿坞,杀了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灭了董卓的宗族。随后又将坞里所藏的良家妇女全部给予释放。然后,把库里清査一遍,竟从郿坞中搜出珍藏的黄金二三万斤之多,银子近九万斤。其余的绸缎、奇玩等珍宝堆积如山。这些物品全部由皇甫嵩指挥兵士,一古脑儿搬入都中归公。

长安的百姓听说董卓死了,不分男女老少,都纷纷跑到大街上唱歌跳舞,欢呼“万岁”。曾显赫一时,凶暴肆虐的奸臣董卓,最终落得了个万人唾骂,焚尸扬灰的可悲结局。

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来嘲笑董卓的下场:

“衣中甲厚行何惧,

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

脐脂自照不须灯。”

董卓,这个恶贯满盈的乱世奸雄,就这样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董卓吕布因为王允貂蝉反目成仇,王允用美人貂蝉(1)

董卓吕布因为王允貂蝉反目成仇,王允用美人貂蝉(2)

董卓吕布因为王允貂蝉反目成仇,王允用美人貂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