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二位妻子(鲁迅的原配夫人)(1)

1906年,母亲以患病为理由,将在日本留学的儿子鲁迅骗了回来。母亲以这样的理由让鲁迅回来,目的只有一个:给他成亲。当时的鲁迅已经接受了新思想,对父母的包办婚姻很是反感。

对于从未露面的妻子,鲁迅曾说“这是母亲给我的礼物”。母亲为鲁迅相中的是朱安,时年28岁,和旧社会家庭中的女子一样,朱安是一个很传统的女子,她缠足,识字不多但懂得礼仪,三从四德,温良贤惠。

听说自己的丈夫喜欢大脚,出嫁那天,朱安穿了一双里面塞了很多棉花的大鞋子。本想给丈夫一个好印象,奈何出花轿的时候,鞋子掉了,露出了小脚。可以这样说,鲁迅从来没有正眼看过自己的这个原配妻子。

鲁迅的二位妻子(鲁迅的原配夫人)(2)

婚后第四天,鲁迅就去了日本,让朱安独守空房。这一走,就是三年。朱安有自己的打算,她相信丈夫总有一天会回心转意,她用心照顾婆婆,日复一日地为周家操劳,结果等来的却是深深的失望,独守空房长达41年。

朱安在周家,她不像鲁迅的原配,很像是婆婆的一个贴身女佣,她把婆婆像亲生母亲一样看待。这些鲁迅都看在眼中,但是他不能因此而接纳她。有一次,母亲问鲁迅:“她到底有什么不好?”

鲁迅摇了摇头,“不是什么不好,而是和她谈不来。和她谈话无趣,无味,不如不谈。”1925年,鲁迅有了一个新的开始,许广平来到鲁迅的身边,她是他的学生,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很容易让两颗心靠近。

鲁迅的二位妻子(鲁迅的原配夫人)(3)

朱安彻底绝望了,她说,“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办法了,我没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没用。”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朱安的生活陷入了贫困境地。

在周作人的建议下,朱安决定出售鲁迅的藏书。消息传开后,许广平和文化界的人士大为惊讶,大家争相劝说朱安万万不要如此。谁曾想朱安反击道,“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鲁迅的二位妻子(鲁迅的原配夫人)(4)

这是朱安一生中最著名的两句话,内心的痛苦无奈由此可见一斑。1947年6月29日,朱安病逝。去世的前一天,朱安向来访的记者总结性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

临死前,朱安说出了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死后能和鲁迅葬在一起。遗憾的是,朱安的这个遗愿没有实现,独自葬在北京保福寺,后来这里被夷为平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