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想象世界,不得不以几何概念划分空间。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面世以来,几何学(geometry)一直是我们用以认识大地(“geo”)——万物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以及物理和非物理现象——的重要工具。除了是数学的一大分支,几何学还是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例如量子力学。

几何简约与怪异化(解构万物的几何学如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1)

2013 年,物理学家Nima Arkani-Hamed和Jaroslav Trnka发现了简化计算分子互动方式的方法,提出了名为“幅面体”(amplituhedron)的几何线形,它如一颗切面复杂的宝石,相比起算式,能大大简化粒子间相互作用的计算。

几何简约与怪异化(解构万物的几何学如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2)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人为了丈量地球而建立几何的知识系统,此后一直尝试将这系统转译成世界语言:几何公理是随时召唤造化的口诀,企图量度和呈现大自然的空间规律,建构万物的空间秩序。几何学源自古希腊,也是涉及多种书写系统的学科,要成为世界语言,对译的过程在所难免,历史上经历实际的翻译过程包括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腊字母的对译。

1607年,明朝末年学者、官至礼部尚书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翻译成中文出版,冲击了以《九章算术》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数学。

德国哲学家 Peter Sloterdijk 曾说过,全球化“把所有本土特色简化成两个分母——资本和几何学” ,彷佛世界万物都被两者穿透。 在全球化的年代,文化差异的生存空间愈益狭窄;几何学被视为一种跨越时空和国界的世界语言。

几何简约与怪异化(解构万物的几何学如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3)

几何学藏在现实的每个角落,一般人对其视而不见,但当人们对世界的整体概念改变的时候,它会像闪电般闪现眼前。1980 至90年代,全球无数人在电视屏幕前目击世界大事(如电视直播柏林围墙倒下),实时大众媒体的虚拟地理带来“全球一体”的视角。那时候在中国,各种文化形式开始复苏,文学和艺术从业者开始反思中国在世界担当的新角色,有些艺术家把理性的象征——几何元素融入作品(部分被策展人高明潞称为“理性绘画”),以“理性” 替补过往的意识形态。

几何简约与怪异化(解构万物的几何学如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4)

同期在美国纽约,“新几何”(新几何概念主义的简称,即“Neo-geo”)兴起。 成员有提出新几何就是现代生活几何化的 Peter Halley,Ashley Bickerton 以及 Jeff Koons。他们的不少作品的共同点是方正箱子形状,例如 Koons 透明箱子里的篮球和吸尘器,这些探索消费主义的作品中,很多让人想起商品的包装盒,或者 Donald Judd 作品中的箱状结构,让人反思商品包装盒被拆开前后形而上学的状态变更:从可消费的概念到海德格口中“上手”(Zuhandenheit,指不用探索、反思、理论化,就能使用之物,例如锤子等日常工具)的器物。

几何简约与怪异化(解构万物的几何学如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5)

几何学建立在相似性上,通过公理以同样的逻辑波长穿透万物, 把世界变成可以同样方式运算的关系。几何学好比一扇玻璃窗,透明的玻璃让我们看到外面的观景,但同时窗的外框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像仲夏的猛烈阳光驱走它所不认同的“晦暗”,同时消蚀事物的轮廓。

2018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站于三月份举行期间,K11 Art Foundation (KAF) 将隆重呈献联展 “Emerald City”,“Emerald City”是文学经典《绿野仙踪》里奥兹国的首都(中译“翡翠城”),这个乌托邦城市光芒四射,城里的人需要戴上绿色护目镜以防强光刺目。

本次展览将於香港上环中远大厦及中环 chi art space 举行,展出约四十件艺术作品,涉及多种艺术媒介,包括绘画、雕塑、录像、摄影及特定场域装置,探讨几何学 (geometry) —— 原意指“丈量地球 (geo) 的学问”—— 如何牵动我们对于世界的想像。

展览以欧几里得几何学表达关系的方式展开,如点、线、 面、对称、平行、角度、内与外,藉以探讨世界复杂多变的结 构与形态,解构万物存在的原理和奥秘,因而衍生出“世界中的世界”、“海洋作为负空间”、“被几何化的外界”、“欧几里德盒子的表面”、“地面连接”、“功能性非对称”、“视差和框子”等概念。

参展的艺术家跨越地域、国籍以及年龄:Ashley Bickerton、Dora Budor、Nina Canell、陈轴、Carl F. Cheng、Dumb Type、Ajay Kurian、刘窗、 陆浩明/ Alexis Mailles/ Peter Nelson、Oscar Murillo、沈莘、田名网敬一、The Play、唐嘉豪、 Clarissa Tossin、王凝慧、Adrián Villar Rojas、杨沛铿、张恩利及周思維,这些艺术家都将展出现有的作品。

除此之外,K11 Art Foundtion还委任艺术家陈翊朗、Peter Halley、Nik Kosmas、山河跳!、黄慧妍及张如怡为展览创作新作。

几何简约与怪异化(解构万物的几何学如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6)

Shen Xin,Records of Rite,2014,Single channel SD video, CRT video monitor

展览中沈莘的录像《礼记施用》从宴会宾客角度,观察中国富商企图重建英国水晶宫的铩羽而归。水晶宫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而兴建,展示英国生产业在工业革命后的辉煌成就,包括玻璃工业。水晶宫的主建筑是由金属和玻璃建成的庞然大物,通体透明,展示殖民帝国对世界的运筹帷幄的幻想。

几何简约与怪异化(解构万物的几何学如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7)

Carl Cheng,Erosion Machine No. 2,1969

1960至70年代间,Carl Cheng在位于洛杉矶的工作室制造了大量盒型装置,尺寸和微波炉之类的家用电器相若;在这些方型装置里的现成和自然物料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例如在《Erosion Machine No.2》里循环的水流侵蚀石头,观众可从正面的小窗户观察部分风化过程,就像窥看带着面具的泛灵信仰巫师、模仿自然现象所跳的舞蹈。

几何简约与怪异化(解构万物的几何学如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8)

Adrián Villar Rojas,Films Before Revolution,2014

Adrián Villar Rojas以场域特定艺术作品闻名,创作从概念出发,以黏土、水泥、木材和泥土等多种媒材建构而成。他以照片纪录过程,并从中挑选一些用水彩在上面再诠释。 此次展览《革命前的影片》侧重于艺术家多元的语汇,他重新装嵌一些被分拆的家具,并加入额外元素如彩绘玻璃和霓虹光管;而当中的相片则盛载着其创作过程和概念的演化,与水彩画一同以装置的形式呈现。作品的创作过程在现实中不断推进,其笔下却绘出一个平衡世界,与其旧作重叠,建构一个现在连系未来,真实跟虚拟交错的时空。

关于K11 ART FUNDATION

几何简约与怪异化(解构万物的几何学如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9)

KAF 自 2010 年成立以来,屡次联袂顶尖国际级文化机构作多项具代表性的协作计划,让世界各地观众广泛接触并了解中国当代艺术。“Emerald City ”是 KAF 首个包办研究,策展及 制作的展览,标志 KAF 踏入崭新时代,作为成熟文化机构呈现全面而深入的学术研究成果, 以跨越世代的艺术论述为基础,促进文化交流,展现独具慧眼的艺术视野,以履行 KAF 的文化理 念。

展览名称:Emerald City

策展人:刘秀仪

K11 Art Foundation 临时展览空间

地址:香港上环永乐街 33 号中远大厦地下

2018 年 3 月 28 日至 4 月 22 日

chi art space

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 18 号新世界大厦 2 期 8 楼

2018 年 3 月 28 日至 5 月 31

,